我们乘坐的三峡观光8号轮晚上10时启航,由巫山开往云阳。清晨醒来,惊喜地发现我们乘坐的船早已停靠在云阳新县城对岸的张飞庙了。以前也曾数次去拜访过新老张飞庙,一直为没有拍下张飞庙的照片而遗憾,这次也就正好带上相机去了却一桩宿愿吧!
搬迁后的张飞庙面临长江背靠山,依山取势傲立于坡上,与云阳移民新城隔江相望。庙中一草一木,一石一瓦,一花一树,一桌一椅仍然依旧。庙前石壁上书法名家彭聚星题字“江上风清”4个大字高悬于面江庙壁上,更增添了庙宇庄严、肃穆的气势。
顺着石梯来到张飞庙大门前,张飞庙的大门与其它庙宇有着明显不同:一般庙宇的大门开在正前方,而张飞庙的大门开在侧面墙上,并且是斜错着的,意即张飞永远心向蜀汉,庙门也要正对着成都的方向,所以张飞庙的大门就修建成了所谓的“斜门歪道”。
张飞庙大门上是彭聚星所书的一幅对联,这是渝东地区最长的一幅楹联,共68字,内容概括了张飞的生平以及张飞庙的传说。上联为:卅里风,舟船助顺,直与造化争权,况淑气东来,定能焕刁斗文章,落花随水留樯燕。下联为:万人敌,召虎侔踪,自是忠忱扶汉,从惠陵西眺,得无念故宫禾黍,望帝有心托杜鹃。横联是:山水有灵。
张飞庙内主要建筑有正殿、旁殿、结义楼、望云轩、助风阁、杜鹃亭和得月亭等7座。前5个建筑是为纪念张飞而建,后两个建筑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此客居而建。张飞与杜甫同在张飞庙可谓难得的文武合庙呢!
我怀着一颗虔诚而敬仰的心迈进大门,登上二楼来到结义楼前。但见结义台上那桃花掩映为背景,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塑像面江而立,其神态栩栩如生。张飞那高举酒杯,仰天长望,沥血祭天,慷慨悲壮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结义台前就有20世纪40年代孙元良驻军张飞庙时写下赞颂张飞的诗句:“吾侯椎屠耳,辉煌酹大志,岂为高官爵,宅心在济世。”表达了对张飞的景仰。
结义楼二楼展厅内,数百块木雕书画,长幅画卷琳琅满目,大致看来现存木刻字画一百余件。“文革”期间破“四旧”时,为了使这些珍贵的文物能够保留下来,机智的张飞庙文物工作者在单面木刻的背面刻上毛主席语录,而双面的木刻则用纸张将其裱糊起来,也写上毛主席语录。那些红卫兵造反派不敢对毛主席不忠才保护了这些珍迹呢!
沿结义楼石阶而上便是张飞庙的正殿,正殿中间则是高大勇猛的张飞铜像。张飞铜像上面悬挂着“力扶汉鼎”的牌匾。老百姓将张将军奉为神明,用红布结系在铜像前铁栏杆上以祈求平安。
在正殿有一口大油缸,缸内装有张飞头颅,头颅用清油长期浸泡才不致毁坏。张飞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拜祭者为表虔诚,便带了清油倾倒其中。怕亵渎张将军神灵,阳光灿烂事先征得主持的同意后才虔诚地为张将军拍照。
铜像两旁是一组雕塑群。《三国演义》在写到张飞遇害时有一首诗赞云:“安喜曾闻鞭督邮,黄巾扫尽佐炎刘。虎牢关上声先震,长坂桥边水逆流。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欺张郃定中州。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这一组塑像则把诗句中张飞“怒鞭督邮”、“义释严颜”、“长坂退敌”、阆中遇难传奇佳话塑造得栩栩如生。
张飞庙不但建筑独特,更是巴渝文藻胜地。庙内收藏汉唐以来的石刻、木刻、字画及新石器时期以来的其它文物千余件,其字画碑刻不少为国内外所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可谓“三绝”:文绝世、书法绝世,雕刻绝世。
在张飞庙字画廊、碑室、助风阁、《出师表》展室等殿堂亭阁中,琳琅满目的题刻汇集了各种书画珍品。随处可见悬挂的木刻和镶嵌的石刻,以及大量的石碑,远至汉唐、近到明清,或纵横磅礴、苍劲挺拔,或温润隽秀、棉里藏针。
其中颜真卿木刻《争座位帖》是他的登峰造极之作,与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双璧”之誉。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所书《客座私祝》碑于光绪28年刻成,现为国之孤品。郑板桥清雅的竹、石、兰,黄庭坚书《幽兰赋》等,使庙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庙内石刻岳飞泼墨挥毫所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由何今雨勾勒镌刻,被誉为文章、书法、雕刻“三绝”,国内现存5套《前后出师表》碑刻中,云阳张飞庙这一套是最完美的,成都武侯祠的《前后出师表》就是用张飞庙的拓片所刻。石刻苏轼作前、后《赤壁赋》大字长卷、刘墉、张船山、竹禅、彭聚星、龚睛碑、赵熙、郭尚元、张潮庸、刘贞安等人的木刻字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张飞庙历代的住持僧都非常注意请来此游览的书画名家留下其珍贵墨宝,其中清代瘦梅上人更甚,凡“遇名流过寺,必乞留题”。
张飞庙前“江上风清”即彭聚星得意之作。彭聚星在任学部主事时,收集了大量的名家字画拓本。他在告老还乡之后将自己多年精心搜集珍藏的历代书法精品都捐献给了张飞庙,并与瘦梅上人专程请来当时国内顶尖的金石篆刻名家姚仁寿与何今雨二人,经过几年时间才将这些拓本一一篆刻完毕。张飞庙现存的800多幅木刻和石刻大多数是当时所为,使张飞庙成为“文藻胜地”、“巴渝一胜境”。
出正殿往东来到助风阁,这是张飞庙现存最早的建筑。助风阁为明代所建宋式双重檐的六角形亭阁。传说助风阁是埋葬张飞头颅的地方。说张飞神灵在云阳曾几次显灵:
一次是明末张献忠率大军沿长江进军四川,张飞一脚立江中,一脚立云阳县城,不让张献忠入川。另一次是在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张鹏翮乘船回家省亲途经张飞庙,狂言文臣不拜武将。张飞大显威灵吹送逆风30里,张鹏翮所乘船只3日无法行走。最后张鹏翮备齐三牲三果上庙拜祭了张飞,船才顺风而动平安到家。从此张飞在长江上名声大噪,成了保佑过往船只一路平安的神灵。
后人便在庙里建了助风阁,上书“助我清风”。而今许多云阳人买了新车或者新船都要去庙里放鞭炮,敬香送油;外出打工的行前要去庙里祭拜许愿,找了钱回来要去还愿。
庙内的碑室里可见到传说是张飞立马勒铭的《八蒙摩崖》拓片复制石刻,铭文云:“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还有一块传说张飞显灵书写的石碑:“一把铁枪扶社稷,三尺铜剑振乾坤。先生不知余名姓,赤胆黑面老将军。扶汗张将军。”其书法豪情奔放,与张飞性格比较吻合。
从助风阁下杜鹃亭的石壁上有一处重要的长江水文石刻:“大清同治庚午,洪水至此”的150.35米水位线。1870年一场洪水将整个张飞庙几乎全部重毁,老张飞庙就是其后重建的,在庙里就有记载重建过程和捐款人名单的石碑。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也与张飞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张飞庙就建有一座杜鹃亭,高25米,由24根朱红圆柱支撑的木结构双重檐亭阁,亭顶为绿色琉璃瓦覆盖,色彩鲜丽,脊饰繁复,因杜甫在此吟杜鹃诗而得名。
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举家东迁,行至云阳(时为云安县)途中,肺病复发,寄居张飞庙中的水阁11个月,其间写下了30多首动人的诗篇,其中颇为有名的是《云安有杜鹃》一诗:“东川有杜鹃,西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从杜鹃亭来到望云轩,望云轩是一处小巧幽雅的闭合式庭院。轩内青棕翠竹,盆景成趣。据说望云轩是张飞的英灵遥望东方荆州,期盼二哥云长能够重返蜀土再聚的地方,因此名为“望云轩”。站在北屋推窗放眼望,云阳新城全景尽入眼帘。
出张飞庙大门来到得月亭,得月亭为草顶石柱,其正中悬有一口大钟,曰“灵钟千古”。相传是杜甫《江桥》诗中吟咏的江楼旧址。在张飞庙拆迁过程中,曾经隐藏了上百年历史的“灵钟千古”题字也重新露出真容。为妥善安置这一珍贵遗迹,搬迁后的张飞庙在原位复制“江上风清”题刻,在得月亭崖壁下安放了“灵钟千古”的题刻,使原先两个重叠的人间绝笔得以“双璧齐飞”。
在张飞庙中短短一个小时中,还有很多地方来不及细细观看,9.30分导游就催我们赶快回船。告别张飞庙,走下石阶回首眺望,张飞那忠义勇敢、爱憎分明的形象也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张飞庙旅游,张飞庙旅游跟团价格,张飞庙当地游路线,张飞庙旅游攻略,张飞庙旅游资讯等张飞庙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