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许多菜馆都有一道西湖莼菜汤,吃起来味道鲜美。其实,莼菜并非长在西湖,周浦乡仁桥村三面环山的铜鉴湖才是它真正的产地。
铜鉴湖青山环抱,绿水盈盈,湖底肥沃,生长莼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可是过去一直没有人识得莼菜,把它当作浮草。每年清明节过后,三五成群的男女老少拿着镰刀,挑着担子把它割来当饲料喂猪。
50年代初期,有一位叫吴金汉的人从城里搬迁到了仁桥,看到铜鉴湖长满了这种浮草,但人们只把它割来喂猪,感到十分可惜。他曾经从《本草纲目》中查到过,这是一种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名叫莼菜的高级蔬菜,连皇帝都要品尝这种菜料。
于是每当春夏之季,就在铜鉴湖采摘这些浮草,默默地送往楼外楼等菜馆。年复一年,吴金汉的名字在仁桥村被埋没了,可“浮草大伯”的称呼却在仁桥的男女老少中传开了。
改革开放后,大批外国朋友来杭州旅游。一次,一位日本客人提出要品尝西湖莼菜汤,突如其来的要求使宾馆感到很尴尬。事后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周浦仁桥生长莼菜,就特地派人到仁桥实地察看,果见铜鉴湖满湖碧水中生长着青翠欲滴的一丛丛莼菜。
后来,外贸公司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决定在此建立莼菜生长基地,并于1979年办起了全省第一家农贸联营的莼莱加工厂。如今,仁桥村家家户户种莼菜,莼菜面积有240多亩,村里相继办起了云泉、江南等莼菜加工厂5家,年总产量达20多万公斤。
杭州西湖龙井茶驰名中外,可当您游览了著名的灵山风景区,从当地买上几袋周浦的九曲红梅茶品尝,同样会被其独特的色、香、味所倾倒。
九曲红梅茶盛产于周浦乡湖埠山区。这里群山环绕,景色深函,盛产红茶的六个村中尤以大坞的“九曲红梅”最得名。九曲红梅茶弯曲细巧如鱼钩,色泽乌润,香气霞郁,滋味鲜醇,沟色红亮如红梅,曾荣获1886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29年清明时节,灵山村茶农沈仕春从大坞盆地笠壳塘的18棵茶树上采摘了一批又小又嫩的明前茶,精心加工成一公斤九曲红梅茶送往杭州西湖博览会参加评定,茶叶专家观看了此茶后,觉得其非一般茶叶可比拟,便将其列入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92年九曲红梅茶又被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鉴评为功夫红茶中的上等品。
九曲红梅茶的历史悠久,但其名称中的“九曲”二字却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相传,从前灵山脚下住着一对夫妻,家境贫穷,晚年意外得子,便像得了宝贝一样,给儿子取名阿龙。
有一天,阿龙在溪边玩水,只见两只虾在水里争抢着一颗明亮的小珠子。他觉得新奇,就把珠子捞起来,含在嘴里,高兴地向家里跑去。路上一不小心,把珠子吞滑到了肚里。到家后,浑身发痒,要母亲给他洗澡。
阿龙一进水盆,便变成乌龙,这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风雨交作,乌龙张牙舞爪,腾空而起,飞出屋外,跃进溪里,穿山崖,破谷地,向远处游去,俩老哭叫追赶,乌龙留恋双亲,也不忍离去,游一程,一回头,连游九程,九回头,这样,在乌龙停留过的地方便形成了一条九曲十八弯的溪道。传说中九曲十八湾的溪边非常适宜栽种茶树,历来这里栽种的茶叶经炒制后形状也弯曲如龙,故红梅茶就称作九曲红梅茶了.
又是西湖龙井新茶上市时,我区168平方公里西湖龙井茶基地之外的“沙鳖”龙井茶混充本塘的老把戏又粉墨登场了——花了上千元铜钿银子以为买了斤把本塘货,懂行的一看一言戳破:“上当了,这是顶多值100来元的沙鳖!”。
君不见,高手识别真假西湖龙井茶,右手心摊一撮新茶,左手指稍稍一抹、一瞧,再举鼻子底下一闻,乃至仅仅朝罐儿里看一眼,当场就口气不容置疑地宣判:是西湖乡本塘;或曰:是龙坞茶叶;或曰:这是沙鳖,是新昌(或:绍兴、萧山)出的。
跟这样的高手比,村夫先生的功夫虽说尚欠火候,但也能辨个八九不离十,在此特公开识别“西湖龙井”本塘、沙鳖的四大招数,让您也拥有一双“火眼金睛”。
辨别西湖龙井茶的方法依次是辨色、闻香、品味、观形,照应西湖龙井茶“色绿、香郁、昧醇、形美”这“四绝”特色。且听在下一一道来:
辫“色绿”
乍一看,本塘、沙鳖都色绿,但通体绿得逼人眼的,必是沙鳖。我区168平方公里的特级、高级新茶,尤其是“西湖龙井”极品的“狮峰龙井”,色泽恰恰是翠绿和龙井茶农谓之的“糙米色”相间,而且绿、黄两色天然浑成,恰似水墨画墨迹浓淡相洇。
而沙鳖呢,仿冒手段已相当高,也绿中带黄了,但这是火军锅时加大火候硬“闷”出来的,黄得死翘翘、糊糟糟,通体蒙一层阴黄若浮肿病脸色,乃至隐约炒焦痕迹;
闻“香郁”
书上说西湖龙井茶“香郁若兰”,这比喻只对了一半,较之国兰幽香,西湖龙井茶香昧更浓,西湖茶农直观、形象地谓之“(油煎)蚕豆瓣香”,就是“兰花豆”香。
“龙井”本塘尤其是特、高级“狮峰龙井”,放杯中先别续水,盖儿扣上先“闷”几分钟,揭盖闻之,兰花豆特有的香气袅袅升起,而且其中又掺几丝蜂蜜的甜味儿,续水时那“香郁”尤是浓烈扑鼻。
沙鳖也香,但清淡多了,而且新昌货“栗子香”、萧山货隐约“土腥气”、绍兴等地的则杂七杂八香,均非兰花豆香,冲泡时和续水二三次后最易露馅;
品“味醇”
首次冲泡从容饮至三分之一,再续水饮至一半——此其时也,十足外行也能立判真假,本塘的口感“香郁”而复“醇厚”,兰花豆香里闪烁几许蜜糖的甜丝丝感觉,而且味蕾有一种龙井茶农谓之“滑溜溜”的独特质感,这质感类乎青岛啤酒别于任何品牌,味蕾的份量、质感要“重”一些,同时那“醇厚”亦即滑溜溜感觉更其细腻,类乎面粉之于芡粉。接下来,咽几下口水“回味”,清雅甜味儿明明白白弥润咽喉,七八分钟后品啜之,甜味儿犹存焉,书上谓之“三口不忍漱”。
沙鳖呢,一品味原形毕露,首先是香味儿明显清淡,这感觉类乎张生记老鸭煲少放了盐,盖因独缺本塘“味醇”独有的香甜回味和醇厚质感也,同时显明种种杂味儿:有的掺几丝若井水的威味儿,有的间杂土腥气,不一而足,即使是跟本塘极易乱真的新昌、诸暨有几处高山茶,淡淡甜味儿一律若蔗糖,蜜糖甜味儿无存;
观“形美”
沙鳖精心仿冒,明前茶同样形如莲芯,冲泡则同样若“雀舌”侯哺、“碗钉”直竖、“鹰爪”倒挂,奈之何?且点中沙鳖死穴:其精心仿制,每每是长短整齐划一,炒碎的芯儿、片儿、末儿往往煞煞清爽。
本塘呢,皇帝女儿不愁嫁之故、自产自销之故,末道工序往往“粗放”些,往往长短参差,茶芯、茶片、茶末往往未扇尽。另外,一般来说,本塘往往外表“阔”一些,体壮丰腴焉,沙鳖则大多体“瘦”苗条状,条杆儿很爽焉。
总儿言之,概而言之,那四大招数,辩色是“基础”,闻香属“前提”,品味乃“关键”,至于观形,除非高手,大可忽略不计。
除上述之外,还有屡试不爽的旁门二招:
其一:茶汤淡至白开水程度,沙鳖的茶梗蒂头往往已黢黑,本塘则本色依然,倘间杂黢黑蒂头,是沙鳖掺入本塘的“拼茶”了。
其二:茶汤最浓时,沙鳖往往程度不等地浑浊,或如蒙薄烟焉,或若老花眼视之似掩轻翳焉,或混进半滴牛奶状焉,顶级沙鳖则或翠绿、或碧绿明丽焉;本塘呢,茶汤淡绿而复淡淡橙黄色浑成一体,始终清澈明净,毕现“绿色皇后”清纯本色。
龙井虾仁,是一道具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它选用的是当地江河中的鲜活大河虾,配以清明节前后采摘的龙井新茶烹制而成。虾仁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
提起这道名菜,民间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杭州。那天,他穿便服去西湖周围游览。当他走到龙井附近时,天空不作美,突然下起了雨。见一时走不了,只得去茶农家躲雨。茶农见有客进门,便沏了新茶来招待,清香醇厚的龙井茶,使乾隆高兴得痛饮了好几杯。
临走时,乾隆想讨点茶叶带回去,但又难以启齿,便趁茶农不注意时,暗地里抓了一把藏着。回到市区,在一家菜馆用膳,乾隆摸出抓来的那把茶叶,要店小二赶快去泡茶。不小心,露出了里面穿着的龙袍一角。那店小二见此情景慌了神,急忙将茶叶交给店主,连同这个消息一起讲给他听。此刻的店主正在烹调虾仁,当听到店小二的禀报后,吓得竟将手中的茶叶撒入锅内。没想到这道偶然而成的茶叶虾仁,竟让乾隆吃得连声叫好。从此,御尝佳肴,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龙井虾仁”。
虾龙圩竹篮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当年朱元璋、刘伯温下江南,行至三墩虾龙圩村时,刘伯温看“风水”说这里要出皇帝与大官。于是朱元璋下令在村边开凿河道,意是砍断“王龙”背脊。同时,又下令建造二座桥,一座叫文星桥,一座叫武星桥,给千人踏万人跨,破掉“风水”。
河道开通了,桥造好了,刘伯温一看又不好,虾龙圩就是“龙虾”,“龙虾”要顺河水游掉,也就是说村民要遭灭顶之灾,村庄保不住。于是又下令村民们用竹编织收笼(捉鱼虾的一种工具)罩在河水通道口收住。从那时起,村民们便干起了竹编行业。
三墩虾龙圩竹篮是实用性竹篮。有丝篮、菜篮、腰子篮、毛土大等四种。
丝篮:比较大,中间有小孔,一般用二成蔑制成,工艺比较粗糙,蚕农用来采摘桑叶,所以德清、嘉兴、嘉善等一些养蚕农户每年都大量需要丝篮。
菜篮:比丝篮略小,中间没有孔,编织较稀。以前没有自来水,农家都用来洗菜。塘栖运河边一些水乡地带还用它洗荸荠、茹菇,洗起来快、干净,所以需求量大,做得也最多。
腰子篮:又名上街篮。工艺比较精美,而且要上好的全青蔑编成,从前没有尼龙袋,所以上街卖菜、走亲戚都用这样的篮。
毛土大:扁平、敞口,农家晒谷时用来筛谷,目前做得最多的毛土大,工厂学校、饭店宾馆用来洗菜,存放菜。
做竹篮的材料一般用小和山小竹和闲林埠毛竹。竹篮工序不很复杂,劈蔑、搭底、编织、杀口、绕轨、串底,从七八岁儿童开始起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做。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西湖旅游,西湖旅游跟团价格,西湖当地游路线,西湖旅游攻略,西湖旅游资讯等西湖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