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是小南海把我吸引到了黔江。小南海虽比不上川西的风景绣丽,也谈不上出人投地,但作为大自然的威力,也算给世人留下的遗迹,如此景观在全国还是少有。
黔江在重庆的辖区内,原来是显得那么遥远,但通过对原有公路8小时重庆改造后,现在去还是比较容易,特别是渝怀铁路即将通车后,渝黔天堑变通途。
小南海是由于地震时山崩岩塌、溪流堵塞而形成的地震堰塞湖。`四周秀峰环列,湖内水碧岛绿,湖光山色,景色如画。小南海地震遗址为全国独有、世界罕见,其地震崩滑体、崩积物、淤坝等至今清晰可见。二00一年,被国家地震局批准为“黔江小南海国家地震遗址保护区”和“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
对于小南海地震的历史记载,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五月壬子(1856年6月10日),地大震,后坝乡山崩。先数日,日光暗淡,地所蒸郁异常,是日弥甚。辰巳间,忽大声如雷震,屋宇晃摇,势欲倾倒,屋瓦皆飞,池波涌立,民惊号走出,仆地不能起立。后许家,溪口遂被堵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袤20余里,适浸寺址,四面汪洋,宛如金礁,泽名小瀛海,土人讹为小南海”。
一到海口,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石浪滚动,巨石耸立,形态各异的壮观景象。据记载:小南海地震发生的时候,声响如雷,房屋摇晃倾倒,瓦飞砖落;居民惊恐号哭,站立不稳,只能匍匐于地;这里溪口若悬河有一座山耸起来,又轰然倒塌,乱石翻滚,惊天动地;地中岩石也迸裂而出,横飞斜冲,秧及数十家千余人。地震之后,溪口被堰塞,水流被阻,日暮途穷久成湖,土地房舍尽数淹没。如今,仍然可从那些或卧或立,小的数吨大的上万吨的乱石,以及断崖绝壁的大垮岩、小垮岩,想像当年山崩地裂、飞沙走石可怖景象。据中科院专家考察,当时地震震级高达6.3级,地震的破坏烈度为8度。地震时山体滑塌10余公里,4500万方崩滑体向西推移2公里,以近100米的落差阻塞山谷,形成长1170米,高67.5米的天然大坝。
对于小南海的形成,在民间也有一些记载。如在朝阳寺岛所存石碑上的记述,则是:“有山名轿顶山,因咸丰六年地震而此山崩,压死千余人,河塞水涌,荡折百有余户,即余祠宇醮产田……概被水淹,水道逆行二十余里,此处变为深渊”。
小南海地震遗迹区保存了崩塌崖面、崩滑体、堆石坝、堰塞湖及淹没森林等多种地震破坏形迹,为地震灾害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自然实体,有很高的科研科考价值。按照2001年国家地震局专家考察后的评定意见,小南海是目前中国国内历史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地震堰塞湖,而且在世界上也“极为鲜见”。
小南海湖水面积约2.87平方公里,湖面长约5公里,最宽处1公里。湖水深度平均为30米,最深处50多米,蓄水量约为7020立方米,积雨面积达150平方公里。有板夹溪、白鹤溪、白矾溪、清溪沟、肖溪沟等五条溪流注入,水源丰富,水质良好。
小南海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湖泊。人称“深山明珠”、“人间仙境”。有很多文人雅士题咏过。清人游记称赞小南海为“胜境清幽”、“不异洞庭君山”、“胜似嘉陵山水”。如清人王国珍对小南海四时的描述:“游斯地也,值烟消日出,金光万道,云破日出,银浪千层,……若春则花明柳岸,夏则水满湖平,秋有红树青山,冬似雪峰银海。四时之景,皆有可观。”
游览小南海,也还可以进一步吸取大自然所创造的新鲜空气。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小南海旅游,小南海旅游跟团价格,小南海当地游路线,小南海旅游攻略,小南海旅游资讯等小南海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