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小南海景区除了本身风景迷人和水下庄园的传奇故事外,最吸引游客的便是黔江小南海大、小垮岩之谜:一座绝对高度不超过400米的小山形成的两段大、小垮岩,如何在下方形成了一座高90米、长1170米的堰塞坝?
站在小南海海口的堰塞坝上,右前方约六七百米远的小山上,有两个间隔约两百米的横断面,便是大、小垮岩遗址。大垮岩横断面约5000平米,小垮岩横断面约为大垮岩的三分之一。虽然,那场地震已过去140多年,但无树无草的大小垮岩仍“伤口”难愈,仿佛灾难就发生在昨天。
据《黔江县志》“祥异志”中记载:咸丰六年,夏五月,甲子,地大震,后坝乡山崩。先数日,日光黯淡,地气蒸郁异常,是日弥甚。辰已间,忽大声如雷震,屋宇晃摇,势欲倾倒,屋瓦皆飞,池波涌立,民惊号出走,仆地不能立起。后坝许家湾、溪口有山矗起,倏中断如截,响如雷霆,地中石亦迸出,横飞旁击,压毙居民数十余家,溪口遂被堵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袤二十余里,田土庐舍,尽被淹没,今设舟楫焉。朝阳寺山本一小岭,水盛时适浸寺址,四面汪洋,宛若金焦,泽名小瀛海,土讹为“小南海”。
据黔江区地震局防震减灾科科长蔡红武介绍,此次地震震中有两个主要崩滑体:大垮岩和小垮岩。它受北西西北方向的断裂控制,塌滑面发生了断裂和张开,并向左行位移。大垮岩碎屑的堆积方向是160度,小垮岩碎屑的堆积方向是140度,大垮岩碎屑是一些巨大的岩石碎块,而小垮岩碎屑是密集分布的小岩石碎块。
地震滑坡体堵塞溪沟形成的小南海海口自然混杂填石坝坎,坝坎高50~70米,坝底宽近1.5公里,坝顶高90米,坝长1170米、土石方约4200万立方。
据蔡科长分析,这么长的坝和这么多的土石方,如果是大小垮岩垮下的,说明大、小垮岩垮前的山高到少要高出1170米。从周围的山体来看,大、小垮岩处突然要比现在的山高出近3倍,这种可能性很小。
如果不是大、小垮岩垮的,难道是地下冒出来的?从现场的地形看,一边是大、小垮岩的山脉,一边是与之高矮相当的板凳山脉,小南海处于两座山脉中间,是夹皮沟形成的堰塞湖,沟底能冒出那么多土石方,从当时的地震震级和地形分析,这种可能性也很小。
蔡科长介绍,从上世纪60年代起,先后有原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和国家地震研究所对该次地震进行了现场考察。考察中,专家只测出地震震级为6.25级,震中烈度为8度,等震线长轴呈北北东或北北西向。但对于大、小垮岩与堰塞坝的成因,没有哪个专家能得出定论。
前些年,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等国地震专家也曾先后来到小南海作过专题研究,但也没有能够说出个所以然。
国外地震专家猜想的结果,也不外乎两种情况:要么是地震作用下推抛大、小垮岩岩体堆积成坝体,要么是地震作用下,坝体从地下冒出。因没有科学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些观点,各国专家也不敢妄下定论,均表示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技术等原因,大、小垮岩滑体、地震断层、地震烈度等研究尚存较大空间。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小南海旅游,小南海旅游跟团价格,小南海当地游路线,小南海旅游攻略,小南海旅游资讯等小南海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