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内有一处名为天坛的地方,当您步入其中极目所视,会发现它的主体建筑几乎全是用青蓝色的琉璃瓦铺顶。不知这种视觉效果会否令您对“天”的感觉又加深了许多?其实这正是当年设计者所追求的。因为他们完全是按当时人们对“天”的想象与理解来设计和建筑天坛的。
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天坛原始名称“天地坛”,最早时它是供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场所。明嘉靖九年(1530年)时,因在京城北郊另建方泽祭地(地坛),此处才专为祭天祈谷之用,并更名为“天坛”。在那个时代,皇帝每年都会在农历的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亲临天坛举行大祭活动,届时除祭天、祈谷和祈雨外,还配祭帝王列祖列宗及日月星辰、云雨风雷诸神。
天坛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双重坛墙使其有内、外坛之分。俯视全坛,发现它南部呈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这一构思正好印证了古老的“天圆地方”之说。实事上现在人们所称天坛主要是指内坛,它是圜丘和祈谷两坛的总称。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而连接南北两坛的轴线是一座砖石台,这座台基称作“神道”,又名“海墁大道”或“丹陛桥”,它寓意上天庭是要经过一段遥远而漫长的路程。
位于南部的圜丘坛是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它又被称作拜天台、祭台等等。圜丘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在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时曾大加扩建。明朝时的圜丘是用蓝色琉璃砖做成,间或掺杂一些汉白玉,而清朝扩建后坛面均换成了艾叶青石。该坛圆形以象征天,分有三层,且每层坛面的石块及四周的栏板数与台阶数,均为九或九的倍数,这应该算是圜丘设计的绝妙处所在。您可知,中国古代是以奇数为阳数,而九又为“阳数之极”,故而这里有“上天九重”之意。最上层石坛正中有一圆形石板俗称“天心石”,站立其上高声说话或发出敲击之声,即刻会起宏亮的回音。
皇穹宇在圜丘坛以北,是圜丘坛放置神牌的地方。它除圆形正殿外还建有东西配庑各五间,并且它们共围于一圆墙之内,此圆墙内侧墙面十分平整光洁,声音可沿内弧传递,故而人称“回音壁”,此壁一直以来就被誉为天坛奇观之一。
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大殿,它在天坛北半部,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创建的有鎏金宝顶及三层檐亭式的尖顶圆形建筑。最初时,其三层檐从上至下依次为蓝色、黄色和绿色琉璃瓦,它们分别代表昊天、皇帝及庶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才将三层檐统一改用成蓝色琉璃瓦。光绪十五年(1889年)时,此殿曾遭雷击焚毁,次年重建,1970年又重修至今。大殿内的九龙藻井十分精致,当中的四根龙柱全是“龙凤和玺”彩画,它代表了一年有四季,中层的十二金柱象征了一年十二月,最外层的十二檐柱则表明一日中的十二时辰。每年的正月上辛日,皇帝均会率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来此叩头礼拜,祈祷丰年。如遇天旱,还会来此祈雨。
祈年殿以北是五间皇乾殿,该殿是祈谷坛奉祀神位的供养所。它与祈年殿同年开建,初始名称“天库”,为六开间黄琉璃瓦顶的殿堂。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建后才改为五开间并更名为“皇乾殿”,与此同时亦将黄瓦换为蓝瓦。大殿内正面方形石台上的神龛内放“皇天上帝”牌位,两侧的八个小型石台原用以安设清爱新觉罗氏的八代祖先神主的神龛。后在1921年时,将其八个祖先神主迁往了别处。
在天坛的主体建筑中,斋宫亦算作一席,它是皇帝祭天前沐浴斋宿之处。斋宫的主要建筑分有正殿和寝宫,正殿月台上有斋戒铜人亭和时辰牌位亭,在其东北隅的钟楼内高悬明代永乐年制的太和钟一口。当年皇帝祭天时,从斋宫起驾,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圜丘坛后,钟声即止,待大祭礼毕之后,钟声会再起。
其实古时的中国,神坛、庙宇几乎随处可见。因为那是当时老百姓奉祀祖宗、神佛的必要场所。不过象天坛这样布局严谨的大型祭祀建筑群就十分鲜见了。它除具有主体建筑外,四周还配有培训祭祀奏乐人员的神乐署、燔柴炉、具服台、宰牲亭、神厨等不少附属建筑。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它们主附和谐、统一,共同以其特有的结构、瑰丽的装饰而成为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珍贵遗产。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天坛旅游,天坛旅游跟团价格,天坛当地游路线,天坛旅游攻略,天坛旅游资讯等天坛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