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边。因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海洋板块挤压而隆起,全岛地形东高西低,山脉纵贯岛屿。由于北回归线穿过,地形与海洋环境共同影响,北部为副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则为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有局部呈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特征,故而岛上的自然景观与生态系呈多样化。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从三国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首府台北市为台湾政治、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大厦云集,商业繁荣,是一个人文荟萃、充满活力的国际性都会。高雄市为台湾最大的工业重镇,同时也是台湾第二大都市。最著名的是阿里山,为台湾秀丽俊美风光之象征。
秋天的台湾(约每年9月至11月),天气晴朗凉爽,是适合旅游的好季节。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台湾全年气候变化不大,年平均温度约为22度,平均最低温不过12-17℃,夏季最高温约为35℃。春夏之交时(每年的4月至5月),有短暂1-2个星期的雨季。6月至8月偶而会有台风经过,需特别留意气象报导。台湾短暂而温暖的冬天(每年的12-2月),偶有来袭的寒流,只有在少数的高山地区有下雪机会。
台湾是祖国美丽富饶的宝岛,水热条件优越,岛上大部分土地都覆盖翠绿的森林,有“海上翠微”之美誉。旅游名胜有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台湾水果种类繁多,素有“水果王国”美称,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中国传统的偶戏,可分木偶的傀儡戏和皮偶的皮影戏两种不同的表演型态,布袋戏属于傀儡戏的一种。近代闽南布袋戏以漳州最具代表性。
由于戏偶的四肢是用布缝制而成,形状酷似布袋,民间称之为布袋戏。在台湾,布袋戏又称掌中戏,因为表演时,要把手伸进戏偶身子的布袋中来操纵,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掌中戏。
布袋戏是我国传统的地方戏剧,起源于福建泉州,自明末清初随闽粤移民传入台湾,几百年来逐渐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备受台湾同胞的喜爱。特别是七十年代对电视布袋戏特别迷恋的一代,如今正是三十五以上至六十岁之间的社会中间层,印象尤其深刻。
台湾布袋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在故事内容上,台湾布袋戏多取材于我国古老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著名的剧目有《西游记》、《廖添丁传奇》等。
演出时,台上手艺高超的艺人们则在幕后,一面用手熟练地操纵戏偶,表演各种细腻的动作,一面还要模仿各种人物声调,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其中既有引人入胜的道白,也有典雅婉转的清唱,时而还插入一些幽默有趣的语言,配合着后场悠扬的音乐,一个个雕刻精美的戏偶,活灵活现,逼真传神。戏台虽小,却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善恶美丑。
在台湾,庆祝孩子出生的“诞生礼”时,家长都要分一些小吃甜点给诸多亲朋好友,让大家同感喜气,并接受祝贺。
宗教信仰的盛行,是台湾民俗的一大特色。台湾的寺庙多、信徒多,是一个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地方,共分为佛教、道教、基督教、摩闷教、回教、印度教等,不仅崇向传统信仰,还接受外来宗教思想,也就形成了许多宗教的发展。其中香火最旺的为妈祖。当你来到台湾时,如同进入一个古老的中国,有看不完的寺庙,过不完的节。
农历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师诞辰。每年这天,人们聚集在三峡祖师庙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神猪竞赛是祭典活动的高潮。
在台东,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要举行炮轰“寒单爷”活动。上面站着的真人不畏四面鞭炮袭击,勇往直前。
是台北平溪一带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年元宵节晚上在十分村施放。天灯又称孔明灯,相传是三国时代诸葛亮发明,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
每年元宵节,在宜兰利泽简,都举行“神轿过火”的民俗活动,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农历二月十七,在台湾花莲吉安慈惠堂,进香客怀抱神像,赤足过火。据说参加这种仪式可解除灾祸与病痛。
台湾西港庆安宫的王船祭每三年一次,通常在农历四月中旬举行。烧王船是整个祭典仪式的最高潮。
此宴共有108道菜,供坐在椅子上的神像享用,众侍从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服务达五、六个小时。
台湾各地都要举行普渡,普渡的祭品多为猪、鱼、面仙等。
农历七月十四夜,在台湾基隆八斗子望海港举行中元祭放水灯的民俗活动,水灯飘得越远,预示家族越兴旺发达。
迎春牛是台湾旧时社会中立春前一天(正月十五日)的一种风俗。光复后曾绝迹过一阵子,直到1987年前后,在台南市土城圣母庙,又开始了塑造春牛,于元宵节前后,摆在庙前,供善男信女的抚摸,以求好运。元宵之夜,庙方要举行迎春年夜游活动,放烟火鞭炮,以吸引游客。
大约在16世纪初随闽南移民传入台湾,大致可分为童谣、情歌、劳动歌、生活歌、故事传说歌、习俗歌、劝善等。在台湾,童谣的流传极为广泛,也是民间所喜爱的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
由于台湾地外亚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适合各类植物的生长。一些树龄达百年以上的老树,被人们看作是“神木”,当作神灵来崇拜。对树神的祭拜形成一般都比较简单、随便。百姓们对树神的祈求多是祈安求福、求治病或保丰收。
高山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40万,主要聚居在台湾岛和福建地区。高山族的由来可追溯到距今2~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在镇人”。对于高山族的来源,说法很多,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主要来自内地沿海一带古越族,与来自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居民,相互融合发展而成。
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夏人。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 。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高山族能歌善舞,有嘴琴、竹笛、鼻萧、弓琴等乐器,尤其是“杵乐”,更具独特的民族风格。还善于雕刻、绘画和刺绣,有优美的民歌古谣传说。在服饰方面妇女穿有袖或无袖短上衣、围裙和自肩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围裙上面加上纤巧精美的刺绣。衣服多用麻布和棉布制成,也有用藤皮和椰树皮制成,还有用成串贝珠缀在麻布上的“贝珠衣”。有的地区还有断齿、纹身、默面的习俗。
文化路夜市 汇聚各式台式小吃的文化路夜市,始于中山路、文化路交叉口的七彩喷水池。白天车水马龙,两旁商店繁多,待晚上10点半过后,商家一一打烊,小吃摊这才纷纷上场,形成摊贩林立、人潮汹涌的大夜市,营业时间至凌晨3、4点,甚至天亮。所以主要客源多为夜猫族、大夜班的工作人员,假日时,还有途径此地到阿里山观日出、赏云海的游客。
垂杨路夜市 从文化路延伸出来的垂杨路夜市,以海产、羊肉炉小吃为主。店家分布密度虽不高,但整条路也汇集了50多家小吃店。每当华灯初上,食客云集,营业至凌晨3、4点。
流动夜市 流动夜市从周二到周日都有,地点大多集中于民生南路、自由路、垂杨路、体育场、金山路、信义路,贩售商品包罗万象,包括各种小吃、生活用品。
六合夜市 六合二路是高雄市最著名的小吃夜市街,在中山一路至自立二路间。约350公尺长的路段上,林立着不少装潢气派、价格实惠的大众化牛排馆,宽敞明亮的火锅店。每到傍晚,更有成列小吃摊云集,海鲜、山产、乡土美食、冰品等应有尽有,食客穿流、吆喝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
通化街夜市 通化街夜市主要集中在通化街与基隆路之间的临江街上,白天只是寻常的商店街,贩售的商品以流行服饰为主。但一到夜晚便摊贩云集,各种小吃摊、饰品摊、捞金鱼的、卖电子玩具的,纷纷出笼,形成热闹市集,不但夜市里游逛的人群摩肩擦踵,连通化街也是人车争道,拥塞不堪。
饶河街观光夜市 位于松山火车站附近的饶河街观光夜市,西起饶河街、八德路交口,东至松山慈幼宫。长约500公尺的街道上,游逛夜市的民众络绎不绝,品尝传统小吃、选购流行物品,兴致盎然。
台湾是祖国美丽富饶的宝岛,由于四面环海,珊瑚资源丰富,有“珊瑚王国”之称。此外,还有当地的油纸伞,继承了广东潮州伞的特点,不但实用,而且是上好的竹制手工艺品。其中以高雄“美浓广荣兴造”的油纸伞,最具代表性。 乌龙茶及大理石、玉制品是台湾较出名的特产。尤其是乌龙茶,味正香浓,是送客佳品。乌龙茶品种繁多,价格差距颇大,购买是最好有当地朋友陪伴。
台湾的其他一些特产有:珊瑚贝壳艺术品、台北士林名刀、玻璃器皿、莺歌镇艺术陶器、新竹柑橘、屏东菠萝、旗山香蕉、台东香茅油、苗栗大湖草莓,海味名吃盐酥海虾、火把鸡翅、当归鸡、嘉义新港饴、台中太阳饼、宜兰金枣糕、新竹米粉等。
如果想馈赠亲友或作为纪念品,花莲石雕、澎湖四宝、美浓特产、枝仔冰、冈山三宝,可作为首选的礼品。
观光旅游服务中心:02-2717-3737 | |||
中文查号台:104 | 报案:110 | 英语查号台:106 | 火警:119 |
5、办公时间
政府机关办公时间:一般为早上9点至下午5点,星期六则是到中午12点。
公司办公时间:为早上9点至下午6点,或者早上8点至下午5点。
银行营业时间:为早上9点至下午3点30分,隔周休息实施方式为每月双数周的周六为休息日。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台湾旅游,台湾旅游跟团价格,台湾当地游路线,台湾旅游攻略,台湾旅游资讯等台湾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