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公元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的塔尔寺(藏语名为“贡本贤巴林”)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丛林之一,坐落在青海西宁市湟中县的鲁沙尔镇。她之所以驰名海内外,不仅是那些壮观的寺庙和神秘多姿的“四大法会”,也不仅因为她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她独树一帜的“藏艺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而誉为藏传艺术瑰宝的酥油花更是鬼斧神工之作,超逸绝伦之品。
酥油花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朵绚丽多彩的艺术奇葩。它是在各种雕塑艺术中独具特色的酥油塑造艺术,就是以酥油为主要原料制作成的艺术品。酥油是青藏高原藏族等牧民的奶油类食物。它是用牛奶经过反复搅拌(俗称打酥油)后提出黄白色的油脂。这种油脂呈凝固状,柔软细腻,色泽纯洁,清香扑鼻,可塑性极强。其油脂所塑造的工艺艺术品,具有形象逼真,色彩绚丽,精巧玲珑等特点。后来,佛教将它视为礼佛珍品,作为正月祈愿大法会的重要内容和寺院宗教艺术。随着佛教的发展,酥油花的塑造方式、花色品种、内容、工艺技巧都有了大的改进和发展。其表现的艺术形式、题材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属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传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佛像和人物形象等。
酥油花最初只是用以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发展到大型故事人物立体群像的塑造及其搬上艺术舞台供人们观赏的礼俗,是从公元1409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开始的。相传,大师有一晚上做一奇梦,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化成鲜花,无数奇珍异宝,五光十色,灿烂夺目。醒后为了再现美妙的梦境,立即组织艺僧用酥油塑造各种花卉树木,奇珍异宝,连同无数的酥油灯供奉佛前。此后一直延续了下来,并传于民间,形成藏传佛教及藏族民间节目,名称为“觉阿却巴(意即“正月十五供奉”)”,俗称灯节。
油塑艺术和十五花灯节传到塔尔寺已有几百年历史。起初,酥油花的内容单调。后来,相继建立了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一个叫“杰宗曾扎”一个叫“贡茫曾扎”,俗称上、下酥油花院,专门培养油塑艺僧。两个花院相互竞争,每年夏历十月十五开始筹划,翌年正月十五之前才告竣。此间,艺僧们遵守规矩,既不偷,也不泄密,直到展出时才得见“庐山真面目”。
酥油花的塑造工艺极为复杂而独特。多在冬季三个月间制造。为了使酥油更加光滑细腻,取掉其中杂质,塑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先将酥油浸泡于冰凉的水中长时间揉搓成膏状备用。在塑造之前,油塑艺僧先要沐浴,进行宗教仪式。仪式毕,掌尺(带班高级艺僧)和其他艺僧一起选议酥油花的题材,然后设计腹稿,精心构思、策划、布局之后,便分配给擅长人物、动物、花卉、建筑的师傅带领各自的徒弟,在气温零度以下的阴凉房间开始分头工作。
酥油花的制作分为四道工序。首先是“扎骨架”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其次是“做胚胎”。塑造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掺和上草木灰反复捶打,制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塑造油泥。然后裹在骨架上完成粗糙但准确的一个个大造型,其塑法近似面塑或泥塑。再次是“敷塑”。塑造的第二道原料是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细的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有的还要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要是用塑造红花绿叶,或是玲珑剔透的玉石宝玩,则直接用彩色油料一次塑成。为了防止塑制中因手温而使酥油胚料融化变形,艺僧们在室温控制在零度的作坊里,每人身边还放置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不时浸浸冰水,抓抓冰块,从而用几乎冻的麻木的手去塑制。最后一道工序是“装盘”。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图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高高低低,件件悬空,使观赏者处于一个最佳的仰视角度,布局成单一的花卉图案或整幅的故事画面,俗称“酥油花架”。这样,一件艺术品就创作完成了。
一座大的花架上,往往要塑造几十个、甚至一二百个人物组成的故事画面,大至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三五厘米的花鸟虫鱼,无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塔尔寺专门建有酥油花馆,供游人观赏。该馆的酥油花每年更换,将正月十五展现的酥油花在次日黎明时分全部搬到酥油花馆,同时将旧的请出,放置新的,年年如此。
近年来,酥油花从寺院走向社会,向更多的人展示它的风采。(宋国强/文)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塔尔寺旅游,塔尔寺旅游跟团价格,塔尔寺当地游路线,塔尔寺旅游攻略,塔尔寺旅游资讯等塔尔寺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