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成于1996年的地王大厦曾经稳坐深圳第一高楼的位置长达15年,这几乎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都市难得一见的长久纪录,这座消瘦挺拔的大楼也成为80后深圳人心中不折不扣的地标型大厦。21世纪开始,深圳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起。
朝着深圳第一高楼这个目标修建的京基100大厦在封顶之时,已经被挤出了深圳高楼的前三甲。然而却很少能再有像地王大厦般凝聚着深圳人城市记忆的建筑,有的深圳人甚至称那些近十来年修建的,外表光彩照人的摩天大楼为“后来修的那些”。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每个来到深圳的人印象最深的标语,遍布大街小巷。深圳是一座流动性的城市,是一座属于外来移民的城市,它的流动也像他们的血液一样,充满了闯劲和激情。比起按部就班的上班族,深圳这座城市似乎更欢迎那些有着“淘金”情结的冒险者。
对于1993年来深圳打拼的黑龙江人安杰来说,这是一个最适合年轻人前来奋斗的城市。原本他来到深圳“下海”只是为了赚够买一辆桑塔纳的钱,回老家开出租车。如今经过20年的拼搏奋斗,这方处于南粤大地的他乡早已成为了故乡。
安杰给我这样计算了一笔账:即使是现在,在宝安区的任何一个地铁口,骑电单车拉货载人,一天收入就可以达到500元到600元,轻轻松松月入15000元。即便深圳房价继续上涨,他们也足以付得起首付。“深圳便是这样的城市,只要你肯吃苦,就一定可以扎根。”
确实,很多来这里工作和定居的深圳人关注的都是吃的饭、赚的钱、住的房和脚下的路。在这里,地标这一概念也变得更接地气,转换成了和衣食住行相关的场所。他们不愿意人云亦云地把最高摩天楼或者最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当成心目中的地标。现在的深圳人更愿意把这座城市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参考系视作地标,正因为如此,他们给出的答案才会大相径庭。
或许,这是一座并不需要地标的城市。在深圳这座日新月异的年轻都市中,只有实实在在的效率和成就才是很多深圳人努力的目标,而那些有着“中国第一高”、“华南第三高”、“深圳第一高”华丽头衔的地标们也仅仅是深圳人奋斗史中的配角和见证者。
对城市本地人而言,地标建筑标志着城市内空间异质性,指引着日常生活中空间行为,承接着生活记忆和场所经验。而对于外地人而言,地标建筑标志着整个城市的特性,代表着城市名片,建筑物外观的标识意义就更明显。
一个建筑要成为代表整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应能出类拔萃。首先,建筑外观既有很好的可识别性,还要符合社会的审美和体验要求,能引人关注和观赏。其次,建筑要具有“在地性”,是城市历史和地理的意象表达,反映城市精神,并能获得城市住民的广泛认同,提升他们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
近年来,许多城市仍不计成本地建设城市标志建筑,这其中隐喻了政府对外在“政绩”的追求和企业对成功的炫耀。但对标志性建筑的理解和认识,多停留在高大体量和奇异外形上。虽然这些建筑也能独树一帜,有较强的可识别性,但多植入生硬,不接文脉,缺失审美意义。既不能体现在地性,也与当下流行的生态环保、“以人为本”等价值理念背道而驰,难以获得当地社会的广泛认同。这对城市形象而言,没有积极意义。
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通常有着强大视觉张力的地标成了规划师、建筑师及决策者实现城市愿景的捷径。深圳在过去30多年的快速扩张中,“地标”也在不断繁殖,从地王大厦到市民中心,到在建中的“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再到即将出现一系列地标的前海,我们好像对迭代更新的地标有的只是短暂的欢呼雀跃,而实质上早已经麻木了。
其实,人与地标如今的联系不再只是集体的对于空间的膜拜,而融入了更加个人化的经历。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建筑浏览,进而与之建立更深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光只是视觉上的、物质空间上的,同时也是感官和情感上的联系。
深圳的地标是什么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会问究竟是指谁的地标。地标不再是高大上的视觉盛宴,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中的某一个角落,就如《东京制造》一书对于不显眼却和生活紧密相连的“滥建筑”的青睐。依照这样的思路,正在消失中的二线关或城中村更有作为深圳地标的讨论价值,因为它们与大多数居住在深圳的普通人息息相关。
重庆美亚旅行社www.57023.com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深圳旅游,深圳旅游跟团价格,深圳当地游路线,深圳旅游攻略,深圳旅游资讯等深圳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