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灯山位于巴南区跳石镇境内,山虽小,却有“川东小峨嵋”之称。山上风光秀丽,怪石林里,早就想去一睹风采了。就是这个周末,顶着烈日,带上爸妈,来个圣灯山自驾游。
从一品下道180度急转之后,经几易其名的威尼斯XX楼盘,转往跳石镇方向即正式踏上进山路。
道路两旁树影婆娑,虽不能闻到,但鼻子明显能感觉到泥土、动物粪便与清新绿色空气混合的味道,很是奇妙。整个人的身心都在这样的氛围中的到放松。
自驾前往圣地山的山路确实烂了点,难为了我的小福哟。
上山4次,下山2次,强烈的护板摩擦声音,短短40km的路程我们走了1个半小时。
上山后顿感凉风阵阵,甚是舒爽。在一熟识的农家乐选好土鸡、鲫鱼安排好中午伙食后立即上得山去。
进入圣灯山大门后有一樽铜铸的雕像,名叫“拈花微笑”,感觉有点佛教的味道。
圣灯山山门
站在圣灯山下的一个交叉路口,还是觉得先去西山。西山景点不多,应该可以走的快点,还要赶下山下去吃午饭诶。
站在长长的石阶上瞻仰“云豁寺”,相传系西晋秦始六年(公元270年)修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是集佛、道、儒三家合一 的圣地。传说“云豁寺”曾将一巨型油灯置于山顶,夜间灵光万道,照亮四方,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为迷惘的人指点 迷津,圣灯山因此得名。
“云豁寺”内的钟楼锁着门,就进不去了,听说里面还在修缮。
再往上走就是西山的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055米,不过顶上的“玉皇阁”显然还没修缮完毕。
在游览“云豁寺”期间,寺院一直在反复播放一首佛教歌曲,词曲简明、单纯,吟唱的主体内容是“观世音普渡众生” ,在空旷、幽静的山林中回响,给人一种非常特殊的感觉,即使是一个非宗教人士也可感受到宗教的神秘与魅力。
但有一点我还是不解,圣灯山虽说是集佛、道、儒三家合一的圣地,那为什么“玉皇阁”修建在“大雄宝殿”的上 面?为什么玉皇大帝的位置在如来佛之上?论两教人物的地位与级别,与如来佛对话的也应该是原始天尊吧,哪论得上 玉帝老儿呢?这是否有点以道压佛呢?
不过对于我等非宗教人士来说,也无须过于探测其中究竟了。
圣灯山的云豁寺
从“云豁寺”下来,一路马不停蹄地又赶往东山。
像这样的用于攀爬、嵌在石壁里的铁环,会伴随整个东山的游程,这也是圣灯山的一大特色了,攀爬之后你会发现 ,这铁环无论是数量,还是它设置的位置都是非常合理的,让人耗费一点小力气就能体会爬山的感觉。
在途中遇到一根据说是千年古藤的东东,却很像一个用于玩耍的摇篮,但担心它会突然断裂,所以也没敢尝试。
在走一段路,遇到“神仙洞”,但体重在150斤以上的人估计无法感受钻洞的乐趣。
钻过去你会发现石壁的另一面刻的是“狗钻洞”。
旁边的碑文上写道: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猎人上山打猎,黄昏时分在山上迷路,跟随在身边的猎狗带领主人钻过此洞, 终于下山因而获救,故立此碑以作纪念。
再接着往前面走,看到这一个看起来像艘船船头的栏杆。这是另一景点——铁门槛,两石之间相隔约1.2—1.5米,年轻人都能一跃而过。
旁边的碑文上写道:古时候王母娘娘为阻止圣灯山牧童与仙女相爱,设置了一道鸿沟来隔离两人(可恨啊!),两人因 隔岸不能相聚,遂化作两棵鸳鸯古松,分立两岸,其幼婴化作“风动石”。后人若能一跃而过,则有情人终成眷属,夫 妻恩爱,举家和睦,永不分离。
“风动石”就是旁边的一块石头。
圣灯山“铁门槛”
再接着往前走,穿过林间的石板路,到了东山的峰顶----“舍身岩”,海拔1064米,从峰顶眺望,山下的美景尽收眼底。
爬过一个大坡,过去之后就是另一景点——“蛇脱壳”。
通过这些铁环爬上去也很有意思。爬到上面来张俯照感觉不错。
从圣灯山上下来,我们直接就去了之前订好的农家乐,吃最地道的农家菜,享受农家乐趣。这真的是不同于平常的感受呀。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用完午餐后,经农家乐老板介绍,到圣灯山上附近的一果园来了个翠红李(这种李子从未尝过,皮薄、肉厚、味正,甚是霸道)大扫荡,扫得李子近百斤。这真的是又耍了、又吃了、最后还包了一大包呀。
这一次的圣灯山自驾游甚是舒服呀。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圣灯山旅游,圣灯山旅游跟团价格,圣灯山当地游路线,圣灯山旅游攻略,圣灯山旅游资讯等圣灯山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