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隔世繁华(下)
虹口区--中国文化名人集聚的区域
此外,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名流都曾在上海留下光辉的一页。虹口区在历史上是一个中国文化名人集聚的区域,而闹中取静的多伦路则堪称中国现代文学的重镇。穿行在一幢幢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之间,鲁迅的深刻、郭沫若的激情、丁玲的慈祥无不跃然眼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奠基人鲁迅,于1933年4月从拉摩斯公寓迁于山阴路132弄9号。在此居住期间,先后编辑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等七本杂文集,翻译《死魂灵》、《俄罗斯童话》等外国名着,编成《引玉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等木刻作品集。并掩护瞿秋白夫妇、冯雪峰等共产党人在此居住。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此逝世。
新文化运动巨匠茅盾夫妇,于1946年5月自重庆来沪住于山阴路132弄6号二楼一间房。茅盾在此积极从事进步文化活动,为报刊写杂文、文艺评论、翻译作品,为反内战、为李公仆、闻一多被害、为保障言论自由等发表宣言。同年12月应邀访苏。1947年4月回国,写出《苏联见闻录》。同年11月,因白色恐怖严重,中共地下党决定让他转移香港。
1946年5月,新文化运动巨匠郭沫若由重庆来上海住于溧阳路1269号,进步文化人常在此聚会。邓颖超、齐燕铭等曾借此招待文化界人士、举行记者招待会。郭沫若在此期间担任《文汇报》副刊主编,为反内战、争和平奔走,组织和参与赴南京促进国共和平谈判请愿团,慰问下关惨案受害者,追祭李公仆、闻一多,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等活动。1947年11月,郭沫若离沪赴香港。
著名作家丁玲于1933年2月迁入昆山花园路7号。这里亦为中共地下党联络处。在此,丁玲创作了短篇小说《奔》、散文《我的创作生活》等。
静安区--老上海的万种风情
静安区流淌着老上海的万种风情,居住环境优美、幽静高雅,高楼林立,商厦栉比,宾馆云集,交通便捷,科教繁荣,浓郁的人文气息吸引了不少文人、名人驻足于此。
著名小说家张爱玲曾于1939年住在常德路195号,一幢法式公寓建筑内几个月,又于1942年在这幢楼的60室生活了5年左右。1942年张爱玲在上海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作品。1952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国。在柏克莱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任职。1967年一度去英国,担任剑桥雷德克里芙女校驻校作家,后仍回美国加州大学。她是上海孤岛时期的重要作家。
徐汇区--一部凝固而动态的史志
徐汇区有着深重的历史积淀和辉煌的昨天,仿佛是一部凝固而动态的史志。这里幽静的马路中有着独有的海派建筑和人文历史为景观的名人故居。
1934年小说家、散文家萧红与萧军由青岛赴上海,住于襄阳南路411弄22号,是一幢新式里弄房子。在上海他们结识了鲁迅,并着《回忆鲁迅先生》,萧军还担任《海燕》、《作家》编辑。
此外,这里依然保存着孙中山、宋庆龄、张学良等政界名流的故居。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www.57023.com)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电话:023-8691 5123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上海旅游,上海旅游跟团价格,上海当地游路线,上海旅游攻略,上海旅游资讯等上海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