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时22天走完摩洛哥,见识了“欧洲后花园”--马拉喀什,看过了沙漠、老城,也住过了典型摩洛哥装修风格的民宿。我想着,也许,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摩洛哥也是逃不过的,可能某一天老城就被翻新了,可能民宿就要被迫拆掉了,可能西方的汉堡薯条更受年轻人的欢迎了……我只希望,这个写满历史的国家的未来可以来得再晚那么一点,它的传统能够保留得再久那么一点。
欧洲后花园--摩洛哥马拉喀什(上)
马拉喀什是柏柏尔语,意思是“上帝的故乡”。马拉喀什有摩洛哥最大的柏柏尔人市场(露天市场),也有整个非洲最繁忙的广场,炎热、尘土和尼砖堡垒式马拉喀什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同时马拉喀什的皮革业很有名。
摩洛哥马拉喀什:品一杯号称“国饮”的薄荷绿茶
中东、北非的伊斯兰国家,日常生活都少不了阿拉伯甜茶。我第一次喝是在土耳其,一种叫做“恰伊”的茶装在流线型的杯子中,老板在托盘上放了一块方糖和一把小勺,趁热把糖放进茶里,用小勺搅拌至溶化即可。而放不放糖,放几块,全由自己掌握。
后来去了约旦,发现“甜茶”的确名符其实。在古城佩特拉,本地人会折几根树枝堆在一起,点上火,把水倒进随身携带的小壶里,烧开后放入茶叶和大量的糖。我在路边走的时候,总会被热情好客的本地人叫住,应邀喝上一杯。初次品尝,我完全不能适应它的甜度,“哎哟,你们的茶怎么这么甜啊?”贝都因人眨眨眼睛说:如果你能习惯甜茶的甜度,那么你一定会爱上摩洛哥这个国家。
在阿拉伯国家做饭是女人的工作,唯独泡薄荷茶,是男人的权力。
摩洛哥的薄荷茶,号称“国饮”,全国的男女老少都在喝,在各个城市的“麦地那”(意为“老城”),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嘿,伙计,来一壶‘摩洛哥威士忌’!”在街边的茶馆里,听到顾客这样点茶,严格遵循穆斯林禁酒之教义的老板并不生气,而是微笑着端上一个银制的Berrad 壶,弯长的壶嘴冒着丝丝热气,壶内盛的正是戏称为“摩洛哥威士忌”(Moroccan Whisky)的薄荷茶。老板告诉我,地道的薄荷茶,要先用沸水洗去茶叶表面的苦味及杂尘,而后将茶叶铺进Berrad 壶底,再放入洗净、擦干的鲜薄荷叶,最后压上大量白糖,放在炉上加热数分钟,方可饮用。摩洛哥街头随处可以喝到薄荷绿茶。
14世纪中叶,中国和摩洛哥的两大行者--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几乎在同一时间“互访”。到了17、18 世纪,绿茶已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摩洛哥,“摩洛哥威士忌”逐渐成为民族饮料,并流传至今。虽然全世界产茶叶的国家众多,但其实摩洛哥并不出产茶叶,而是一直从中国进口。摩洛哥人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