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髻山景区的彝族丧葬形式为文明的火葬。葬礼的规模视死者的年龄而定,老年的葬礼最为隆重,青壮年者次之。按传统葬俗,火葬主要包括备丧、祭奠、指路、招魂、出葬、火化、聚食等仪节。同时,在长者去世以后的一定时间内,还要举行安灵仪式和超度送灵的安魂仪式。可谓隆重典雅、虔诚之至。整个丧葬祭魂仪式,较完整地保持了彝人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习俗。
备丧。老人一去世,立即朝空中鸣枪,以向亲友报丧。紧接着就是给死者穿寿衣。即将弥留之际的病者的旧衣全部换下,家人以热水或酒为其浴身,换上新衣。然后是编制架尸,彝语称“丫仄”。形似楼梯,但横档有着特别的规定,不能随意改变。如死者是男性,尸架的横档就用九根手臂粗的木棒;如死者是女性,则用七根木棒。扎尸架限用麻线或布条,不能用其它类绳索代替。
再次是理遗容。在放置尸体时,男女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分,规矩是男右女左,把尸体整理成弓壮(双脚屈卷于腹部)。男以右手朝上,以便死者灵魂归祖时好使用刀枪;女以左手朝上,以便死者好抱子孙。放尸架时,要把死者的头朝向东方,以示其死后也要返回东方(云南昭通)和自己的祖宗共同生活。再后是择葬日和通知亲属。尸体安放好后,就要请来毕摩择好葬日期,最吉利的葬日是虎日和猴日。日子择好后,便根据葬日来确定停放尸体和亲属们赶到吊孝瞻仰的时间。
祭奠。彝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即一家死人,千家赴吊。祭奠活动一般为一至三天,内容为敬祭酒,吊丧、对守灵歌等。
指路。翌日晨,人们将遗体挪动一个位置,妇女们拥向灵前大哭,男人们则立于灵前围成圈,毕摩领头念诵《指路经》,意即为老人的灵魂指明通往祖先居住地的道路。因为彝人的观念中都认为人死归祖。
招魂。指路完毕。毕摩又为死者的亲属一一招魂,以防止其灵魂跟随老人而去。起灵。招魂完毕后,再次鸣枪致哀,便起灵出丧。此时要把覆盖在尸体上的白布撕成几块分给死者的子女。四个青年男子抬起尸架前行,几个人手执剥皮柳杖守护左右,以象征用古代的长矛来刺杀路上的妖魔。其余的人有的手执一条带叶树枝。一路上妇女走在尸架之前,男的跟在尸架之后,放声恸哭,以声大为哀。一直把死者送至村寨公用的火葬场地。
化形。是日晨鸡鸣头遍,毕摩就带一个帮手上山去挖火葬地点,同时安排一些年轻人去砍柴。然后在毕摩指定的位置上先挖一坑,就砍一颗松树劈成四块摆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然后在上面按井字形一层层堆放干柴,男九层,女七层。尸体送至后,连同尸架一并置于柴上,尸体要面东头北,俯卧于尸架上,盖以树枝。然后再把盛有玉米或荞粑的竹箕和装有水及木勺的木盔、置于其侧。尔后用四根干竹子扎成火把,由主烧的二人从头、脚两处点火,进行火化。此时,人们渐渐离去,只留下数位有经验的人负责始终。火葬化形后,骨烬下落坑内,即将木盔内的水泼于地,再将木盔、木勺打烂弃之。再行壅土,上压石五、七、九块,砍些刺巴盖住,以免人畜践踏,但不砌坟。火葬毕,毕摩在屋侧烧烫一块石头,在地上插上树枝,将水泼于石上,水蒸气即升腾而起,烧尸者和所有工具要从水蒸气上过一遍,即表示去邪除秽。
聚食。人们从火葬场退出后,不分老幼、亲疏、贵贱,都来到一块指定的空地上参加丧后宴。先由装扮好的妇女,在一面白旗的导引下,排成单列绕场一周,向人们散发香烟,以示慰劳,然后由负责款待亲友的帮手抬着荞粑、砣砣肉,一人一份地平均分发。食毕葬礼结束。
安灵仪式。父母去世后,儿女辈一定要请来毕摩制作一个灵牌。灵牌即死者的牌位,做好的灵牌都供起来,安顿在死者家中锅庄左侧的墙上,以示纪念死者。做灵牌的期限也是根据死者家庭经济状况而定,条件好的可在死者去世后二、三个月做,条件差的可在死者去世后二三年甚至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才做。灵牌做好后每当逢年过节或家人有病时,都必须以酒食虔诚祭献。
超度送灵。灵牌在家中供奉一年或数年后,要请毕摩来举行超度送灵仪式。这是彝人宗教祭祀中最隆重和最复杂的仪式。整个仪式一般要三日才能完成,过去有的黑彝奴隶主和土司要举行十几日或数十日。届时,本族中的所有直系亲属都要携带牛、羊、猪、鸡和所需的粮食、酒等物前来祭献。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螺髻山旅游,螺髻山旅游跟团价格,螺髻山当地游路线,螺髻山旅游攻略,螺髻山旅游资讯等螺髻山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