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王国》作者顾彼得(Peter GoullBrt),俄国人,本世纪初出生于俄罗斯。两岁时父亲早逝,受母亲的影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从小就对神秘的东方充满兴趣。
俄国革命后,随母亲流落到中国上海。他当过公司的职员、导游等。其间,他积极学习中国文化,结交宗教人士,并一直向往到中国的西部去。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国际援华组织“中国工业合作社”,曾到康定、重庆、昆明、保山、腾冲等地工作。1941年,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丽江。
顾彼得在丽江一住9年,热心在丽江开办各种民间合作社。他发放低息贷款,创办小手工业,为发展地方经济做了许多好事。
顾彼得广泛接触丽江社会各界人士,与大量有下层百姓交朋友。他在自己的家里开办诊所,义务为当地人民治病疗疮,救死扶伤。在当地上至绅士名流,下至贫民百姓甚至绿林草寇当中,都有很好的口碑。
顾彼得深深地被丽江奇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善良淳朴的人民吸引住了。他喜欢丽江悠闲雅致的生活,在热情友好的纳西人中生活,他感到愉快充实。受命运捉弄,历经坎坷之后,疲惫的心在这里找到了安慰。漂泊流浪的他在丽江寻觅到了精神的家园。
全国解放前夕,顾彼得伤感地离开了他痴痴热恋的丽江,但丽江始终让他魂牵梦绕。1955年,他写了一本名为《被遗忘的王国》的书(FORGOTTEN KINGDOM)。书中翔实记载了他在丽江近十年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丽江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涉及民族、宗教、风俗、经济、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
该书文笔生动有趣,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丽江和纳西人深厚的感情。该书现有李茂春根据1955年英文第一版翻译的中文本,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几年这个中文译本一再重印,来丽江旅游的人都喜欢买这本书,他们从这本书中,了解了不少丽江的过去。但很可惜,李茂春老师的译文在最后一段却放过了“香格里拉”这一个词,要不然,云南的香格里拉热可能要提前几年了。
笔者有幸从朋友处得到一本1957年英国读者联合会为其成员出版的英文版《被遗忘的王国》影印本。书的最后一段话写道:"Thus, due to political up-heavals, ended my stay, of almost nine years, in the little-known and all but forgotten ancient Nakhi kingdom of south-west china . Even during my youth spent in Moscow and Paris I had been unaccountably attracted to Asia, her vast, little-explored mountains and her strange peoples and, especially, to mysterious Tibet. The Fate, stern to me in many other ways, have been kind in vouchsafing me long travels in Asia which even now, I have a feeling, are not at an end. I had always dreamed of finding, and living in that beautiful place, shut off from the world by its great mountains, which years later James Hilton conceived in his novel Lost Horizon .His hero found his ' Shangri-La ' by accident . I found mine, by design and perseverance, in Likiang.
Singapore Summer 1955"
译文:就这样,因为政治局势的变动,我结束了在丽江将近9年的生活。离开了这个中国西南部鲜为人知,几乎被人遗忘了的古纳西王国。
在莫斯科和巴黎渡过的少年时代起,亚洲就以一种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吸引着我。它那几乎无人探索过的崇山峻岭和各种奇异的民族,特别是神秘的西藏,让我心所向往。在其它方面对我十分苛刻的命运,却仁慈地赐福给我,让我在亚洲作漫长的旅行。
直到现在,我内心深处仍感到这次旅行尚未结束。我很早就梦想找到并生活在一个被大山与世隔绝的美丽的地方,也就是若干年后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写的“香格里拉”。小说的主人公意外发现了他的“香格里拉”。而我在丽江,凭我执著的追求寻觅,找到了我的“香格里拉”。
我的这段译文与李茂春老师的略有不同,李茂春的中文本中把“Shangri-la”译为“圣山”。我认为, “Shangri-la”一词已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的理想世界的代名词,与中国的“世外桃源”一词相似。
它的寓意远比“圣山”一词丰富,更为抽象。加上它已被东西方的文化所接受,所以采用音译为“香格里拉”就已恰到好处。不管怎么翻译,顾彼得的这一段话充分说明了丽江在他灵魂深处占据的地位,顾彼得认为香格里拉就在丽江,丽江就是香格里拉。
现在许多中外人士认为,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失去的地平线》的创作素材大多来自洛克博士于1924年至1935年间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上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报道洛克博士当时在滇西北探险考察的经历。
小说中的“香格里拉”一词实际上来自丽江的一个旧地名“香格里”,洛克博士的著作《中国西南部的古纳西王国》中就详细记载了香格里的边界四至。
我们不清楚洛克博士与詹姆斯·希尔顿有无交往,但顾彼得与洛克却有不错的私交。他们俩解放前均在丽江生活工作。洛克是当时在丽江的外国人中最有学问和成就的一位,顾彼得很尊重他,在《被遗忘的王国》英文本中,顾彼得在扉页上郑重写上“谨以此书献给约瑟夫·F·洛克博士。”以示尊敬。
原版书中另有几处引起笔者的注意,书中有一幅顾彼得绘制的地图和29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是书中人物、地点的真实形象。在地图上特别标出了文峰寺的文笔峰的位置。照片中有五幅是有关文峰寺的,可惜李茂春老师的中文本中没有这些照片和地图。对文峰寺,顾彼得是这样写的:
My favourite lamasery, however was Yuefoungsze or Shangri Moupo gompa. It was the largest and most active lamasery in the Likiang district, and was set half-way up from the plain to the sacred peak of Shangri Moupo, whose 14000feet high pyramid dominates the city on the south side…
译文:“然而,我最喜欢的喇嘛寺是文峰寺,或叫香格里牟波喇嘛寺。它是丽江周围最大,香火最旺的喇嘛寺,座落在从丽江坝子到神圣的香格里牟波峰(注:即文笔峰)的半山腰上,14000英尺高的香格里牟波峰像一座金字塔屹立在南边,俯视着丽江城……
在李茂春老师的中文本中,“Shangri Moupo gompa"译为文峰寺,"peak of Shangri Moupo"译为文笔峰,这是直接采用了现在的汉语地名。如音译则为“香格里牟波喇嘛寺”和“香格里牟波山峰”。“ Moupo”(牟波)是纳西地名,指文笔山一带,纳西语“牟波美”和藏语“牟波嫩”均指这一地方。
顾彼得在书中提到的纳西朋友张德宽先生,是笔者的一位长辈。张先生幼时师从奔子栏喇嘛寺学习藏文,熟悉喇嘛教经典。他与顾彼得交往六年,互相教授语言。他经常带顾彼得到文峰寺拜访在寺中做喇嘛的亲戚。
顾彼得书中就有三幅张先生亲戚的照片。张先生告诉笔者,文峰寺在丽江,迪庆,大理甚至西藏的教徒当中有很神圣的地位,藏语叫做“香格格措里”,意思是“秘密的极乐园”。十世班禅大师到丽江时曾为文峰寺题写过藏文寺名。
洛克博士是1924年起在《国家地理》上发表文章的。詹姆斯·希尔顿以此为素材,借用了一个丽江的地名,通过虚构一群西方人偶然进入这一秘境的故事情节,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理想世界——香格里拉。同时书中大量地把丽江周围神奇美丽的景物的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写进了这个故事,小说是1933年写成的。
我们有理由推断顾彼得在来丽江之前看过希尔顿的《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也可能看过1937年弗兰克·卡普拉拍的电影。笔者也曾在有关的出版物中看到据说是顾彼得与希尔顿在巴基斯旦的合影照片,当然这照片的真实性和两个人是否认识并见过面,这些都还缺少直接的证据。
前面我们说过还没有证据表明洛克与希尔顿有过交往,但如果那些照片是真实的,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与香格里拉就让人有了有趣的联想。当然这只是联想,下结论要有足够的证据。
顾彼得很早就迷恋东方,一直渴望进入中国的西部,寻找他心中的香格里拉。抗战初期,他在重庆向孔祥熙直接要求:“我很想到丽江去工作。”虽然他当时还没有到过丽江,但他已听说过丽江的许多情况,他向往着丽江几经周折,1941年,他到达了丽江。
在丽江,他加深了与洛克博士的友谊。也是在丽江,他认为找到了香格里拉。他喜欢丽江这个宁静祥和的世界,平静而从容地生活在丽江人当中,漂泊的灵魂找到了归宿。直到丽江解放,现实的条件不允许他再停留,顾彼得才不得已离开了丽江。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丽江旅游,丽江旅游跟团价格,丽江当地游路线,丽江旅游攻略,丽江旅游资讯等丽江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