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是个多民族聚居县,其中以布依、水、苗、瑶等十种民族为主。其中,布依族的语言、文字、服饰、山歌、故事、舞蹈展现了本民族的智慧、古老、勤劳和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满月酒”、“祭神扫寨扫家”、“龙舟赛”、“斗牛”等使你体味到该民族幽远的、古朴的风情。
水族的无领长衫、青布长裤、彩色围腰以及银项圈、银耳环、银头饰等让您尽情领略少数民族服饰的内涵。荔波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传统银饰多种多样,有手镯、项圈、头饰、胸饰、银衣德国内,花纹雕凿精巧,一向享有盛誉。
水族的无领长衫、青布长裤、彩色围腰以及银项圈、银耳环、银头饰等让您尽情领略少数名族的内涵。水族的端午节和卯节,又让你似乎置身于他乡异国。水族的石棺葬、抢亲、神山祭祖等习俗既繁多,又神秘。
布依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绚丽多彩的服饰,独特的民居建筑、婚礼、节日文化等有着悠久的历史,质朴古来而神秘。“四月八”、“端午节龙舟赛”、“七月半”、“满月酒”、“祭神扫寨扫家”等节日使你体味到幽远的习俗、古朴的风情。
瑶族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殊文化的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而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他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其他55个成员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千百年来,荔波的瑶族同胞长期一代又一代地生活在崇山峻岭和密林之中。
荔波景区特产
依族土花布
简要说明:布依族土花布——土花布是布依族传统的工艺制品,据说已有千年历史。自种、自纺、自浆、自染、自织、自用,是荔波布依族土花布的六大特点。布依农家里,男女老少身上穿的衣裳、床上的铺盖、头上的帕子、脚下的鞋、上学的书包、姑娘的花袋等,无一不是土花布制成。
布依族土花布——土花布是布依族传统的工艺制品,据说已有千年历史。自种、自纺、自浆、自染、自织、自用,是荔波布依族土花布的六大特点。布依农家里,男女老少身上穿的衣裳、床上的铺盖、头上的帕子、脚下的鞋、上学的书包、姑娘的花袋等,无一不是土花布制成。走亲送礼的馈赠,也多半是土花布,新屋落成或娶亲嫁女时,从房梁垂挂到地面的土花布越多,主人越有脸面。 1984年,荔波土花布首次在春季广交会上展销,立即受到外商欢迎。并与日本、法国等外商签订了五批合同,试销了二千匹。1986年出口37000米。
手工绣花鞋垫
苗绣手工绣花鞋垫,内用全面垫布,采用庄户人家殷实的挂浆工艺而做,除了自然古朴,美观大方,更是耐用,随你怎样洗.搓.揉它都不会缩水.变形。花色繁多,风格各异,针脚细密,设计精美。鞋垫图案自然古朴、美观大方、吉祥喜气。不怕水洗,经久耐用。
竹、芒、藤编
荔波县山大林密,有丰富的竹、芒、藤资源。荔波少数民族有着传统悠久的编织技艺,为适应旅游业的需要,民间艺人利用山上丰富的竹、芒、藤资源,将传统的背篓、竹箩、草凳、笊篱等农家用品编织技艺挖掘改进,化腐朽为神奇,推出三百多个具有民族风味下地方色彩的工艺品,深受顾客欢迎,其中的竹雕《游龙》被省推荐,入京参加“四十大庆.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
荔波青梅酒
波县境内的茂兰喀斯特原生森林中,着大片大片的青梅树。荔波县以这里丰富的青梅为原料,采用国内先进的技术生产出独具持色的青梅酒。荔波青梅酒呈浅黄色,果香浓郁,酸甜爽口,是佐餐的上等饮料。
手工虎头鞋
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做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孩子穿上虎头鞋后,兔毛随风飘动,虎头也有了动感。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一岁左右。此时的儿童跃跃欲试,想要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这时父母给孩子穿双虎头鞋,利于孩子脚踏实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佑孩子健康成人。
关于穿虎头鞋,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黄河岸边有个姓石的船工,他乐于助人,为两岸人摆渡过河从不要钱。一天,一位老奶奶冒雨过河请人为即将临产的儿媳接生。谁知她刚走到河边,风一刮,雨一淋,头像炸开似的疼。姓石的船工看见了,将老奶奶搀到屋里休息,自己替老奶奶去请接生婆。雨过天晴,老奶奶的儿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老奶奶干恩万谢,送了一张画给船工。画上画的是一个正在绣虎头鞋的俊俏姑娘,船工看了很喜欢,就将画贴到了自己的茅屋里。
从那以后,船工收船回到家里,总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做好饭菜等他。原来,姑娘是天帝的女儿,天帝派她下凡与船工结为夫妻。过了一年,他们添了儿子,取名石虎。
几年过去了,人们都知道了船工娶画上的美女结为妻子的事。这天,县官来到渡口,见船工的妻子貌美,想霸占为妾。船工的妻子见县官起了歹意,便收了凡身,回到画上。县官抢走了画并把画贴在了床头。可是,不管县官怎样甜言蜜语,画上的美人就是不下来。
小虎在家一直哭着要妈妈,送画的老奶奶告诉船工,让小虎的姑姑做双虎头鞋,小虎穿上它,就一定能够找到妈妈。按照老奶奶的嘱咐,小虎的姑姑连夜做好了虎头鞋。小虎穿上一试,身轻如燕,立刻向县衙飞去。见了县官,虎头鞋变成了老虎,咬死了县官。船工的妻子见小虎来救她,赶忙从画上跳下来,带着小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现在,人们仍认为虎头鞋能除恶魔保平安,因此都要给孩子做双虎头鞋穿。有些地区还讲究穿三双虎头鞋,并保留让姑姑做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送侄儿的风俗。俗语有:"头双蓝(取谐音拦,即拦住不天折),二双红(红能辟邪,可以免灾),三双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有了蓝、红、紫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孩子必会安然无恙。
荔波凉席
荔波凉席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荔波县的洞塘、九安、永康、尧所等乡盛产的柔韧、纤维细、竹节长、疙瘩少的绵竹,是编织凉席的优质原料。凉席的编制,首先将竹削成薄如纸的竹篾(既竹的外表面),然后利用竹青的自然花纹和天然光泽精心编制成席,它最大特点是精致、光滑、透汗、凉爽。
和一般的竹篾编的凉席不同,荔波凉席韧性极佳,一床双人凉席,能折叠卷缩成直径五公分、长五十公分的小筒,用一张报纸就可包裹。荔波凉席经久耐用,由于采用独特的绵竹及独特的工艺(未采取任何蒸煮手段,更未用防腐剂处理),制成的凉席保持竹子原有的青色,而且在自然条件下不会生虫,一张凉席使用得当可以用10至20年。
荔波凉席现在仍然援用清朝道光年间来的原始手工艺制作,制作一床凉席,须花费一个熟练工的五天时间,包括一天砍竹、两天削篾、三天编织。一床1.5×2.0米的凉席用约1240条约4mm的竹篾编织而成,凉席的经、纬线都是一棵完整的竹篾,没有接头。一床凉席既是一件生活用品,又是一件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波精致的银饰
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荔波旅游,荔波旅游跟团价格,荔波当地游路线,荔波旅游攻略,荔波旅游资讯等荔波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