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听朋友说阆中古城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舒展身心的好去处。正好最近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就一个人去玩下,看看是否能缓解下自己的情绪。
早餐后下山,直驶阆中。中午一点到达,在路边一家名为“杏花村酒家”的饭馆进餐。添饭的时候,服务员说:“饭两桶来了!”那桶其实也就是我们川西平原所谓的“蒸子”。但听了服务的吆喝,总觉得“我们是一群饭桶”,不禁一笑。
好在午餐后进城游逛,太阳出来了。阆中是保存很完好的一座古城,对她,我是久闻其名。从状元坊步入古街,很舒服她满街满巷的铺店,人来人往,使你感觉生活在人间。同时一下子就开始后悔没能让培培一道来。因为是片区校长同游,怕带上她不方便。但此情此景,还是带着自己的伴侣最好,游逛起来格外惬意。
这座古城的青石板路和木质结构瓦房保留了过去岁月的诸多风貌,联想起丽江、上里、平乐、洛带这些古城古镇,灯笼、商铺、人流多有相似,许多东西很扯眼球:蒸馍、扭扭糖、张飞牛肉、保宁醋等等。在一个名叫李家大院的门口看到了当代诗人、作家杨牧、张新泉、阿来的照片。但是张新泉三字被写成了张清泉,而照片上的人并没有变,心里就有点渣渣洼洼起来。
在中天楼看到了书法家邓石如大书特书的“如日中天”,也看到了当代官员趁火打劫的一个悬匾。同游者都说:还是书法家的东西宝贵,其他当官的写的东西早晚也要扔入另一侧去。是的,这话说得很对。请官员书写高高在上的匾额,官位虽然高高在上,字却不一定高。可惜这种笑话,在各种景区越来越普遍。
太阳照在张飞庙,心事浩茫。张飞庙是古城阆中的灵魂所在。这个莽汉是古代文武双全的英雄化身。庙中置有两个巨大的圆形石缸,许多人游人围着右那个。我了凑了上去,里面一潭清水,水底有一个外表很像蟾蜍的石物,其嘴大开,在它的头部、身上和周围撒满了各种分币。我的挎包里恰好有十几枚,便加入了扔币行列。最终有一枚一元的硬币扔进了它的大嘴,直落其肚,“运气好啊!”据一个女游客介绍,它叫“秋皮”,意思是招财进宝。它只有一张大开的嘴,没有屁股,因此只见钱进,不见钱出。
导游带我们去看张飞墓,“带大家去沾沾张飞的灵气!”我顺口跟了一句:“是杀气吧。” 墓上有两棵树,我的感觉是怒发冲冠,而导游说它无干,且多分枝,意味着这里是张飞的无头之墓。确实,张飞这类英雄,最终要么被杀,要么被害,没有一个是倒在病床上或者老死的。这或许是中国古代英雄好汉们宿命的通例,联想起我已去过的武候祠和庞统祠,皆集仙气、灵气、杀气于一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种英雄墓园计庄重而空静的“柏森森”是他们永恒归宿的共同象征。另外还有巨大的芭蕉树。
出得庙来,到清水荡漾的江边晒太阳,休闲。是嘉陵江吧,水质不错,对岸“阆苑仙境”依山傍水,塔亭映影,一座大桥联通两岸,看来是个好去处。无奈我们日程甚紧,只好隔岸一叹。罗江也有这样的好山水,真乃福地境天。
晚餐在天韵大酒店,特色菜有面皮、凉粉。入夜,满街道灯红酒绿,我们在淳风宾馆下榻。阆中我有两个诗友:候国刚和袁勇,都是当年我为他们编办的《重庆日报》写稿时认识的。候国刚跟我上一次联系的地址是保宁中学,也正是产名醋的那地方,不知他还在不在那里,给他寄的两期《重庆日报》也不知他是否收得到。按我的惯例,每到一个地方游逛,从不打扰当地诗人,也喜欢这样,自来自去,其乐自得。虽然在潜意识里也很想在灯红酒绿的古街跟他们喝一杯,但只是想想而已。再想到他们此时此刻可能比我还快活,就不再有贪杯之念了。
阆中早晨不安静,天一亮,乐曲播音就放了出来。躺在床上听了一阵,似有人群在晨舞、早练,同时也有催促游人早点起床消费的嫌疑。退了房间出门一看,果然,是个广场,操族舞族剑族们闹得正欢,难怪。早餐去吃扯面,印象中这“扯面”二字好像只在阆中才出现过,“拉面” “刀削面”等等在其他地方多有出现。扯面实际上很像邛崃的“鸡脑壳”即成都人所谓“面疙瘩”,同时又接近刀削面。这里还有一些其他土特产,但真正杀进外地的名牌,是保宁醋和张飞牛肉。在古街上我就发现有“醋吧”,应该跟酒吧、水吧类似吧。可惜没时间进去感受。
几天下来感受颇多.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去处。下次真希望不是一个人去。和我心里的那个他一起去。起码我还可以当个临时导游 。。呵呵。~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阆中古城旅游,阆中古城旅游跟团价格,阆中古城当地游路线,阆中古城旅游攻略,阆中古城旅游资讯等阆中古城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