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羌九黄山”名的由来
九环东线,羌汉接壤处,绵延数百里,险峻、深幽而神秘,因洞奇而有名,因神秘而闻名,因好吃好玩好耍而扬名,那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羌九黄山。
《羌族史》记载,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叶,在今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已有羌人活动,其地有“六夷、七羌、九氏各部落”,羌人先祖古羌王阿巴白构给他的九个儿子分封属地,第九子尔国基的分封属地就在今平通河两岸的区域,尔国基带领其属下羌民在此建立了美好的家园,民间称此地为“九皇山”,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叫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因“破四旧、立新风”,人们为避“封建帝王”之嫌,改“皇”为“黄”,遂称“九黄山”,因其属古西羌之地,故全称由原来的“西羌九皇山”变成了现今的“西羌九黄山”。
另有一说,羌族人以自然崇拜为主,他们崇敬的神灵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图腾崇拜四大类,通常供奉天神、地神、山神、树神、火神等。历史上,羌区无本民族的专用寺庙供奉诸神,而是以一种白色石英石为象征,被广泛加以供奉,置于房顶或附近神林,所供奉之处必是风景秀丽、无人畜活动的神圣之处。据传,到了南、北朝年间,羌民中一头人午间突做一梦,有五位神人邀其赴宴,其间仙乐飘飘,琼浆玉液,香味四溢。头人醒来后,仍感口有余香,仔细一想,赴宴处似曾相识,于是,按其梦中印象寻觅,果见一两山之间的洼地,纵横数百米,仙雾缭绕,树木葱葱,散发出阵阵奇香。头人于是令其族人在此处“垒石为室”,按其梦中诸神的印象建一专供奉天神、地神、火神、药神、白石神之处,后经若干代的不断演变,羌民们又在其处增设了女娲神、(羌人)始祖神、神猴、炎帝神,共计九位羌民最信奉的神灵,并扩建成为天神殿(天神祭祀坛),终年香火旺盛,方圆几十里的羌民在每年的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及羌历年都要来此朝圣,就是邻近的汉、藏百姓也要来此朝拜,据说此山“许愿还愿,灵验得很”。于是民间称此山为“九神山”,后世人觉“九神山”不雅,改叫“九皇山”或“九黄山”,但因羌族无文字,唯有语言,汉译时叫九黄山,因此山所在是古西羌地区,故称此山叫 “西羌九黄山”。
羌族史
有诗云:龙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个秋。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 ,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等。
约公元前2100年,善于治水的羌人大禹 继任部落联盟总首领。禹为了天下子民的安生,告别家乡的大山,开始了漫漫治水之路。他专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战绩显赫,民间还有大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传呢!大禹王后来破除了“禅让制”,传位于其子启,史称“夏启”。启即位后联合诸部落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治城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历传500多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史称“秦始皇”)攻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骋涣酥泄⒘宋夜飞系谝桓鲋醒爰ǖ姆饨ü遥剂死?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秦始皇本生于羌人老故居甘肃天水,天水羌种是也(在今羌族聚居地茂县松坪沟仍有其祖始于秦始皇的说法)。秦的族属,经蒙文通教授考定为“秦之为戎,固不自疑” 。他建国后东迁陕西咸阳,并且颁布法令不准对西边的羌戎部落用兵。
汉代,四川羌族建有牦牛、青衣羌国,地辖今西昌、甘孜、雅安、乐山一带,国都在宝兴县灵关镇。西汉时西北地区的汉阳(天水)、金城(兰州)、安北地、陇西五郡羌族人口达259990户,1001802人 。西汉时羌人在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居住,人口多达1200多万,占全国人口1/4(当时全国人口为5995万) 。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汉)、前秦、夏、后凉、后赵等国家,但都只是昙花一现,生命力不强,影响不大。
公元881年(唐代末期),党项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内蒙与陕西交界处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夏国是以陕、甘、宁、青一带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内组建的国家。党项羌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八族,以拓拔氏最强,起群首领导作用。后因受吐蕃不断的侵犯和骚扰,向唐朝政府申请内迁于陕西、宁夏一带。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号夏景宗。公元1032年,元昊改姓嵬名氏,自称“兀啐”(青天子),立国号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称“西夏”),纪年为夏景宗显道元年。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的部分地区,总共统辖32州,国都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公元1226年,蒙古人铁木真率兵亲自伐夏。次年,蒙古军猛烈攻占,尽破大夏国城邑,人民伤亡惨重。为避免人民更大的伤亡和损失,第二十一世末帝夏见屈降。蒙古诸将尊铁木真遗命,将夏见杀之,并毁大夏王陵。至此,大夏国立国346年,于公元1227年灭亡,其后裔在今阿坝州理县桃坪、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
四川古为巴蜀国,夏代属梁州。巴蜀出自氐羌, 蚕丛(故居蚕陵,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遗迹毁于1933年8月25日15时发生的叠溪大地震)称王。李白在《蜀道难》里吟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还建有冉駹(发音与“Rrmea” 几无差别)国,乃今日30万羌人之故居地,统辖区域包括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地。三国时(公元221年),疆域尚包括有今都江堰(古称都安县、齐基县、灌县)、彭县(古称白马县、兴乐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古称石泉县)、青川县(古称广武县)、平武县(古称刚底县)、甘肃文县(古称阴平县)。汉代羌都在今茂县凤仪镇。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九皇山旅游,九皇山旅游跟团价格,九皇山当地游路线,九皇山旅游攻略,九皇山旅游资讯等九皇山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