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城漫步(中)
广州老城漫步:从陈家祠到黄埔军校(接上)
有意思的是,陈家祠兴建之年,正是“石室”(圣心大教堂)落成之年。虽无证可考,但认为这是本地文化面对外来冲击的一次固守与正名也未尝不可。以极接地气的元素,打造出清代岭南建筑最辉煌的范本,这是专属于广州的底气与讲究。
黄埔军校不是源自本土文化,是时代与时势的选择。三元里抗英,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以及而后的黄花岗起义,广州的热血与勇猛得到见证,1924年黄埔军校选址于此。同年,孙中山在广州整合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优秀院校,建立国立中山大学(为其逝世后的重新命名)。这座1935年就设立了研究院的高等院校,是广州清高与风度的资本,也是广州人重学、明辨、求实的思想与生活态度的由来。
“求实”,是无数新、老广州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心目中的广州的评价。这个“实”,既是思想倾向,也包括“务实”、“实际”的物质层面,尤其后者,往往并非褒奖之词,但这确实是广州虽然行事低调却总能令人称奇的一个原因。
广州老城漫步:一个东山,两个时代
西关小姐,东山少爷,在昔日广州是身份的象征,女生讲究传统富家小姐的矜贵,男生讲究见过世面的潇洒风度。
西关是广州千年历史沉淀出来的富贾地区,相比之下,东山的历史要短浅得多。20世纪末,美国基督教传教士选定东山作为基地,早兴起的医疗与教育也在此萌芽。因为洋人的聚居,当地建起了与西关大屋的趟栊门截然不同的西式小洋楼,原本偏寂的东山逐渐出落成一个“西洋绅士”的模样,后来,大批归侨与官员也在此定居,有了“有钱有势住东山”的说法。
沿着地势上升的小山坡前行,会发现眼前的广州与身后那片车水马龙的喧嚣渐渐脱离,显出一股有别于市井烟火气息的骄矜与贵气。宽敞的柏油路逐渐收窄,开始有铺砖与马赛克。从拐角处大片校区的红墙开始,出现高低不同、外观各异的洋房群,与仅一路之隔的城市楼房有天渊之别。
2005年,广州调整行政区域,东山被划入越秀区,大部分“东山少爷”也随着区域调整与划分,四散到广州各处。如今,培正教育集团在东山圈起了广州最贵的大学前教育学区,地铁与立交桥的兴建,让这市中心的交通更为便捷,政府与相关团体对部分洋楼的圈养保护,也让这里的房地产市场水涨船高……现在,从明园旧址那扇新铁门后走出来的少年,十二三岁,形貌清秀,神情老练,面对探头探脑的游客,表情不卑不亢,却也懒得正眼瞧一下。
猎德仔,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名词。猎德村位于天河区,与东山区南北相望,原是一个以高密度农民自建房为主的著名的“城中村”,因为珠江新城的兴建而被征收,重新规划,成为广州首个整体改造的城中村,也成为珠江新城的一部分,经历了一场变革。
重庆美亚旅行社www.57023.com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广州旅游,广州旅游跟团价格,广州当地游路线,广州旅游攻略,广州旅游资讯等广州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