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天气还算晴朗,沱江上面飘起一层薄薄的雾气,江水汩汩的向远处流去,水草优雅的倒向一遍,江中许多水环打着一个一个的漩涡,特别好看。于是,自恋的以为,是这个脱离了世俗之城的凤凰对我们这些凡人的欢迎吧。
不远处,几位大妈在江水里打虾(用特制的网子捞小鱼小虾等),还有些大婶在江边洗衣服,每人手里拿了一个槌子,"啪啪啪……"的特别有节奏,这就是清晨宁静的沱江。
沿着沱江往下游走,有很多临江的客栈,很有特色,店铺是随处可见的,多是卖些当地的特产,如服装、葫芦丝、披肩、皮包、帆布包、银饰、小吃等等,典型的古镇风光,不同于别处的是:卖家大多是用地方口音交谈,有说正宗苗语的,也有说凤凰当地话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是很有意思,试想:我们不就是来感受凤凰地方特色的么?
还有很多苗族阿妹手端一个大筛子,上面摆放了很多手工制作的手链、项链、香包此类物品,好不精致!桥边阿婆们一边编织从乡下采来的野花,把它制成花环,一边欢快的唱着属于她们的歌,在清晨的凤凰,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到了虹桥,集市已经相当热闹了,各家店铺都已开张,游人分布在各个角落以便从各个角度去欣赏凤凰的美丽容颜。耳边还不时传来一阵阵时而洪亮,时而悠长的歌声,那是流浪歌手在桥下独唱。然而我加快了脚步,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要去看望沈从文沈老先生,去寻找他的长眠之地!
夺翠楼在虹桥边显得更加光彩照人,远处的万民塔虽然不太雄伟,但是一座孤塔欲显出此城的人文底蕴,引人暇思。
穿过几条胡同,几条里弄,过了工艺一条街,就来了"官道"上,官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气派,也少了古城内的商业气息,显得比较冷清,几户人家聚在一处说笑,更有古镇朴实的韵味,古官亭还屹立在道旁,向游人诉说着他曾经的辉煌,青石板一直向前延伸,官道尽头就是听涛山,也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从文墓地。
近了,近了,心情邹然紧张了一下。刚刚还怀着好奇来欣赏其他事物的心境突然间静了,静了,不知道是崇敬的心情占了主导,还是担心我这个不速之客打扰了先生的清修。反正就是静了,静了,静了……
官道的尽头,一条曲曲折折的石梯小路通向山上,路旁有一个路碑,上面有从文老先生的简介及墓地指引,旁边有个小房子,大约有两间,房间外面立了些扫把、泥铲之类的物品,看似墓地看守者的住处。
房子外墙上有沈老先生及侄子黄永玉的相片,还有凤凰老城的记忆,照片上的老先生精神抖擞,和蔼可亲,让我又增添了几分缅怀的心情。
继续往上走,一块碑石特别醒目,上有铭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不正是老先生一生的写照么?14岁参军,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8年病逝,后迁骨灰回老家凤凰,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一半长眠于此。请千万不要小看这几个数字,正是这寥寥几个字背后深藏着老先生坎坷的一生。
再往上,大约半山的样子,一个平台突露出来,平台的两边都是小路,可通山顶,平台后面是一块很大的山石,上有诗文题字,平台中间有一块五彩石,看起来很别致。
初见还以为是哪位文人墨客游山玩水时的留记呢,近了再看,小路两旁,"沈从文墓地"的指示牌箭头均指向那块五彩石。恍然大悟,难道、难道说这就是老先生的墓地?起初是不敢相信,一代文豪的墓地竟如此朴素,没有气派的台阶墓道,没有宽敞的平台,没有精雕细刻的护栏,甚至没有坟土,当然也没有阴森恐怖的气氛,一切都像是平常的随意的景致。
再看,五彩石上有老先生的自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刻有妻姐张充和先生撰书"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明白了,全都明白了。不错,这里就是从文老先生真实的墓地,朴实无华,宛如其人。手拂过五彩石,凹凸不平的石子仿佛在讲述老先生不平的人生。
然而,我再也没有悲伤,因为老先生虽然生前不能完成继续写作的愿望,但是他却收获了美满的家庭,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以及后来人对他的感慨和尊崇。
五彩石背面右侧还刻有一行小字"2007年5月20日夫人张兆和骨灰合葬于此",有妻的陪伴,我想,老先生九泉之下应该不会寂寞了吧。
顿然沉默,只有思绪在飘,前面沱江在静静的流淌,背后靠山,左右有小路,整个墓地像一把太师椅稳坐听涛山。妙啊妙啊,顿悟!只有这个地方才配得上老先生,也只有老先生能坐上这把特殊时代的太师椅。安息吧,老先生,相信后来人会理解您的。
没有语言,我静静的穿过里弄、胡同、工艺街和北门,感受这里的历史变迁,或繁华或凄凉,或轻快或凝重,旁边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向我跑来,用很稚嫩的声音说到"姐姐,买个花环吧,你戴很好看哟",我笑了,释然的笑了……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凤凰古城旅游,凤凰古城旅游跟团价格,凤凰古城当地游路线,凤凰古城旅游攻略,凤凰古城旅游资讯等凤凰古城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