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位于重庆的东南中心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有“渝鄂咽喉”之称。这里是一个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区,其中地震堰塞湖小南海为重庆市第一大天然湖泊,碧水绿岛,四围青山,其地震遗址保存得极为完整。
位于黔江区新华乡境内,与彭水县接壤。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石钟山因有一座山丘酷似倒置的大钟而得名。山间沟壑纵横,石林遍布山巅,千姿百态,怪石嶙峋,风景绮丽。山顶原有一座古老寺庙,长年香火不断,文革被毁后,至今还留有遗址。距石钟山附近有一片天然石林,人们叫“九门十八洞”。
到了山梁垭口,石钟山便出现在眼前。远望犹如一尊凝目垂手的“坐佛”,又似一口巨大的铜钟倒扣山间。沿着崎岖的山路爬行,便能够来到一个叫百丈崖的地方,百丈崖悬崖峭壁、直耸云天,从山顶的洞穴中流出的山泉形成飞瀑,十分壮观。站在百丈崖下,回头望去,石钟山犹如雄狮扑卧山间,俯视群峰。据介绍,每年古历3月19日、6月19日和9月19日的前后3天,是当地的传统节日——庙会,不少香客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膜拜石钟山。据传,10多年前,一位广东客商生意受挫后,听一石钟乡打工仔说石钟山很灵验,便从千里之外,赶到石钟山拜佛。两年后,这位广东客商在生意兴隆之后,他再次来到新华乡,买了几箩筐香烛和鞭炮,请当地农民挑上山去,以表谢意。而今,在石钟山顶,依稀可见残存的古刹遗址、古砖、古蹬等,在衰草秃树中昭示着岁月的久远与时空的浩渺。
翻过百丈山崖,抬头便看见被称之为“九门十八洞”的天然石林群,远远望去,一座座石山如笋、如柱、如剑、如莲台在丛林中露出,一条通往石林的小路在茅草、灌木丛中时隐时现。走进石林群,犹如进入一个天然迷宫,最大的石柱有6米多高,而若干高矮不等的石柱,如观世音之莲台,如龙宫之神针,如沙漠古道之骆驼……千奇百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林群内,有数不清的石柱、石洞。
沿着山路步行到石钟山顶,便登上最高平台。靠近平台处,有一个两三米宽的平坝。站在平坝处,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一些“脚板印”——“脚板印”共有5排,环绕在石钟山石壁上,并呈水平状分布。每个“脚印”的间隔不超过50厘米。“脚板印”由凸起的石头构成,大小不一。最长的30cm左右,最短的不足10cm,有的还呈现凹凸状,恰似成人和小孩的脚印。这5排“脚板印”,中间的两排最为明显,有的酷似女人穿着高跟鞋留下的,有的又像穿着大头皮鞋的男人走过的痕迹。
构成“脚板印”的石头,与周围岩石完全不同。这些石块呈黑色,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用手触摸,石块表面光滑,质地细腻且坚硬,犹如墨玉一般,温度比周围的石壁要低很多;石块的外层,有着一层灰白色的物质;在有些脱落的“脚板印”处,有明显的印记,印记里面的岩石呈蜂窝状。
当地村民称之为“仙人脚板印”,还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仙人留下来的,一说是外星人留下来的。当然,这毕竟只是传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脚板印”,还得有待于专家实地考察之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对于这些“脚板印”的由来,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值得广大游客前去一探究竟。
原名小瀛海,位于重庆与湖北交界处,距黔江城北部30余公里,车程约一小时。是一个融山、海、岛、峡诸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也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 水面海拔370.5米,面积2.87平方公里。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7年)五月王子,地大震,后坝乡山崩,溪口遂被埋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裹20余里”。至今,当年地震形成的断岩绝壁—-海口北侧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遗迹仍清楚可见。在大小垮岩之下,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径一般为 l一5米,大的10米以上,从数百米处被推置而来,在海口堆成大坝。坝南北长 l170米,坝高67.5米,溢流堰宽70米。
小南海,海周秀峰环列,海口奇石林立,沿海溪水萦回,海内汊港纵横,岛上茂林修竹。扁舟渔影,绿女红男,穿梭于碧波之上;鸥鹭齐飞,鳞光荡漾,闪烁于海天之间。春夏秋冬,各有奇观;晨昏晴雨,幻化无穷。
重庆美亚旅行社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报名电话:023-8691 5123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旅游跟团价格,重庆当地游路线,重庆旅游攻略,重庆旅游资讯等重庆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