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的猎人头习俗
到达沧源以后,接触最多的名词是“司岗里”,沧源佤族说“司岗”是葫芦,即人是从葫芦里出来的。
而沧源县文化局魏局长对“司岗里”有他独到的看法:大约在1900年前,佤族生活在今缅甸景栋一带,后来与其他民族发生战争,佤族失败了,只好迁居阿佤山。但佤族是一个种植水稻的民族,在山区无法种植,这时来了一个人,他带来了旱谷种。这个人看到佤族十分团结,而且英勇善战,他担心以后佤族强大起来会侵略别的民族,于是他把种子熟后才拿给佤族。第一年,颗粒无收。第二年,这个人又来了,他说要砍人头祭谷魂,粮食才长得出来。佤族上当了,开始猎人头。从此,各个部落之间仇杀不断,一个民族分裂了。当时有一些有识之士呼叫:“我们不能猎人头了,要‘司岗’!”就是说,佤族再不团结起来,将走向毁灭。但血一流,就难以止住,1000多年的腥风血雨笼罩着阿佤山。只有“司岗里”传说一代接一代地流传着。
“广允缅寺”
县城中有一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允缅寺”。寺不大,却有些年头,据说是从清代延续到今。寺内十分清静、洁净,而最有特色的,当属门窗上的木雕及木柱上一对盘龙。这些门窗上的木雕因为溶入了佤族血统而显得不同寻常,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与汉族的木雕大相径庭。听说古时候云南人最看重木雕工艺,支付给工匠的酬金也很特别,木匠雕刻完毕后凿出的木渣有多重,主家便付以同等重量的黄金。如果广允缅寺的木匠是以此取酬的,那我们看到的这些精品有多贵重便可想而知了。
说到这里且慢惊叹,因为寺内最让人折服的是对盘龙:一般我们看到的盘龙都比柱子小,很谦虚的样子攀绕柱子蜿蜒而上,更多的时候只会让人觉得是蛇身龙头,缺少气势。而这对龙却先声夺人,十分嚣张,一副吞云吐雾,意欲飞天的样子。在这么小的寺里看到如此大气的龙,真是让人一睹为快!
同行者大惑不解地问: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一般都与皇权、宫廷等联系得更为紧密一些,为什么在这里却与宗教合二为一?其实,这就是它被称为缅寺的主要原因。凡去过缅甸的人都知道,缅甸的和尚比军队还多;人民信仰佛教,广结善缘,大修寺院及佛塔,故缅甸又称“万塔之国”。在这个国家,皇权与神权(宗教权)同样是至高无上的,甚至神权大于皇权。
另外,寺内的壁画也不可忽视,它们与我们平时的寺庙中所见的壁画有很大不同,与近邻的缅甸寺内的壁画却很相似,这又是它被称之为“缅寺”的另一个原因。不过这个缅寺的壁画比起真正的缅寺内壁画,又有一些中国味道。与木雕相似,它们都是典型的中外结合,洋为中用的范例。
崖画是佤族的标志
崖画是沧源佤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一级保护单位),也是这个民族3000多年来寻找幸福生活的标志。据介绍,崖画共有14处之多,仔细观察,好像都与当地先民的农耕、狩猎、祭祀等活动有关,另外还有一些符号始终让人不解。这些画是用天然矿物质加野兽的鲜血和成颜料画出的,它们超越想象地保存至今,似乎就是为了向今天的人们诉说某种秘密。
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崖画的传说,就是因为这些传说而在1965年被发现的。崖画的创作者是谁?至今没有定论。据佤族老人讲述,在佤族民间的确保存着一幅内容与沧源崖画毫无差别的布画。传说中是一个叫艾惹的男孩在一座石崖中得到,这幅画教人类种植、饲养、建筑、各种技能等,如何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后来有人把画上的图案用牛血画在石崖上,这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沧源崖画”。1966年,那幅布画还保存在勐来乡明良大寨头人家里,可惜在“文革”期间失去了踪迹。
今天,当我走进阿佤人家,饮着佤族水酒,吃着鸡肉烂饭,佤族姑娘小伙跳起了扫臼棒舞,又唱起了欢快的歌声:只要心中永远拥有“江桑木落”,勤劳、智慧、勇敢的阿佤人民和美丽的阿佤山就会永远“江山不落”!
(记录沧源采风时间:2008年8月12-17日)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沧源旅游,沧源旅游跟团价格,沧源当地游路线,沧源旅游攻略,沧源旅游资讯等沧源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