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驹过隙的旅游日子里,博客能捕捉值得记忆、值得怀念的瞬间,因此我也习惯了用博客记录生活。虽然水平有限,虽然流水帐式的,但也是我等凡人小事的生活原生态记录。有时实在太累了,太忙了,也得记下当天的主要事情和关键词,以便日后充实成文,虽累犹乐。
今天23日,我们进藏已经是第四天了。流水记述几件事情。
一、今天休整。当时我们在做方案的时候,把在西藏的行程安排传给拉萨同学时候,他们建议我们那木措回来应该休整一天,然后才能去日喀则,避免太累,同时砍掉去林芝的安排,初次进藏时间过长,谨防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因此,今天我们没有更多思想负担,懒洋洋的睡到很迟才起床。下午,还真的什么地方也不跑,遵照同学的意思,美美的睡了一觉,休息调试了半天。
二、搬进新住宿。今天也是我们原先通过旅行社购买进藏车票搭的三天住宿结束了,九点多,拉萨同学的车就来到我们住处把我们连人带行李转移到新的地方,同学给安排的新住宿显然级别高的多,房间宽敞,设施也上档次,离广场也更近了,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是房间还可以宽带上网。下午我还真利用客房的宽带传了两篇博客。
三、队伍开始减员。因为感冒,队友中一个不适宜继续在藏了,今天和他妻子大清早已经乘飞机离开这个不是人人都能适应的地方了。这支队伍能不能坚持下去,也成为阴云笼罩着大家心上。同时人数的变化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的相应调整,包括在藏行程的退订、出藏车票转让以及涉及新疆行程的重新报价和乌鲁木齐返程机票的退售等等,因为这些我们事先都作了预定。我都通过信息与电话及时和各方沟通,一一作了处理。
四、八角街闲逛。大家一起到大昭寺和八角街逛逛。在网上搜到一段关于八角街的文字:“八角街并非以街道形状命名,而是藏语“帕廓”的音译,意思是围绕大昭寺(建于七世纪中叶)的街道。按西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绕一周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还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主要线路,每天都有磕着三步等身长头的人来到这里。他们到大昭寺朝拜佛祖,在光滑发亮的石板路上投下了一道道长长短短的影子。八角街的历史和大昭寺一样悠久,街区之内,僻巷幽幽,曲途自通,宫厦套着百屋,傍着古寺,弥漫着浓郁的藏族文化气息。”八角街是拉萨本来面目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萨必去之地。
在这里我不在乎始建于公元647年,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大昭寺如何堂皇富丽,辉煌壮观,我不在乎八角街摊贩云集,人头涌涌,销售着与内地不同的独特的充满藏族文化的小商品。而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藏民族对宗教的虔诚和顶礼膜拜方式。他们全身都匍匐在地,五体投地。在那些藏民跪拜的地方,拜的人多了,拜的时间久了,形成了一个个像人形一样的洼坑。他们大多衣衫褴褛,皮肤黧黑粗糙,然而每个人的脸上都漾着虔诚的光。他们中的一些人磕着等身长头,在烈日下踯躅前行,跋山涉水,经历千辛万苦,走了许多年才来到这里。他们在老家养牦牛挖虫草,攒够钱就来拉萨朝圣,然后回家继续养牦牛赚钱,再出来朝圣,周而复始。可能我们这些只知道挥霍今生的汉人永远无法理解藏民这种不求今生求来世的做法。
“宗教是麻醉人民意志的精神鸦片”,宗教是以幻想的方式反映现实世界的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但是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也有它产生的经济基础,也不乏它的合理和积极的因素,宗教中也包容了许多人类社会世代相传的对人类发展、社会存在、人际关系都极有价值的普遍的道德准则等;好像是赵朴初也讲过的,在边疆建一座寺庙不亚于驻扎十万军队。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实体,还为社会提供一种组织社会的形式,一套调适和整合、凝聚社会的机制和体系。虽然我们对这样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还感到不可理喻了,但是我们更应该有尊重他人信仰的宽容。
在大昭寺和八角街,我们都抓拍了很多照片,都是那些虔诚的朝拜者和虔诚的香客。
五、老乡设宴接风。晚上在自治区政府任职的老乡为我们接风,还给我们上了特供的茅台酒,因为有了几天的适应期,加上老乡的盛情,我们进藏以来第一次开始喝酒了,席间,杯盏交错、欢歌笑语,乡情浓浓。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八角街旅游,八角街旅游跟团价格,八角街当地游路线,八角街旅游攻略,八角街旅游资讯等八角街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