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维也纳旅游怎么样(中)
奥地利维也纳旅游:“旧世界”的神话(接上)
“二战”后,弗朗茨·约瑟夫的神话再次流传,奥地利人想借此清除那段遭受纳粹欺压的记忆。电影院里播放着奥地利导演恩斯特·马利施卡(Ernst Marischka)的“三部曲”:《茜茜公主》(1955年)、《茜茜公主2:年轻的皇后》(1956年)和《茜茜公主3:皇后的命运》(1957年),皇后的扮演者是年轻的罗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弗朗茨·约瑟夫则由俊朗的卡尔海因茨·伯姆(Karlheinz Bohm)演绎。直到今天,电影中皇帝夫妇深情款款的形象依然深入人心,虽然事实并非如此。电影的热映,使得弗朗茨·约瑟夫和茜茜公主的爱情神话远播世界各地(中国观众对此也是津津乐道),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激发起人们探访维也纳宫殿和阿尔卑斯湖的愿望。1955年重获主权的奥地利,迎来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当然,人们对弗朗茨·约瑟夫的评价也并非都是正面的。曾经担任帝国首相的埃内斯托·冯·克贝尔(Ernest von Koerber)认为,皇帝曾经给奥地利带来两次伤害,一次是由于他太年轻,另外一次则是由于年纪过大。如今,人们对于这位皇帝登基初期的专制和他在引发“一战”方面的责任依然争论不休。历史学家在承认奥匈帝国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对于皇帝的个人贡献并不确认。
不过,弗朗茨·约瑟夫可能有一千个缺点,但是他对多瑙河流域的贡献,以及由此延伸到对整个欧洲的贡献,在于他知道如何维持稳定(从政治角度来说,稳定是一门很难的艺术),懂得如何团结国内讲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12个民族。在民族主义觉醒的百年间,有着多种民族和文化的多瑙河盆地本来有可能会爆发激烈的内战,但奥匈帝国的建立使得欧洲免于这场灾难,炼就了一个文化的熔炉。
奥地利维也纳旅游:重回帝国时代?
弗朗茨·约瑟夫的宫廷、他的个人风格和服装可能已经造就了一个固有印象,但这些只不过是事情的表面。事实上,当时的奥地利正在成长为一个现代强国、一个法治社会,1867年宪法赋予公民更多的权利,并预定于1907年实现普选。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奥地利许多地方已经实施了社会保障法(医疗保险、带薪假期),早于法国和英国。在此期间,奥匈帝国的工业长足发展,在欧洲范围内仅次于英国、德国和法国,排名第四。同时,也正是弗朗茨·约瑟夫在位期间,维也纳才有了今天人们所见的面貌,可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1857年,弗朗茨·约瑟夫下令拆除维也纳1529年和1683年建造的城墙,这些原本用来抵御奥斯曼人进攻的城墙当时已经失去了意义,反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军队担心这样会使革命党的行动更加方便,但皇帝下达的命令十分坚决,他认为,这项举措会促使维也纳成为庞大帝国的真正首都,他准备效仿奥斯曼男爵(Haussmann,1809-1891,法国城市规划师,拿破仑三世时期的重要官员,因主持1853-1870年的巴黎重建而闻名)在巴黎推行的城市翻新计划。
重庆美亚旅行社www.57023.com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奥地利旅游,奥地利旅游跟团价格,奥地利当地游路线,奥地利旅游攻略,奥地利旅游资讯等奥地利相关的信息。